【靈修小品】耶穌的祈禱
有一位青年,希望學習祈禱,便去請教一位隱修士。他問:「善師,請教我如何祈禱?」隱修士聽了他的發問,二話不說,便指示他打開馬爾谷福音第十四章卅六節,請他回去慢慢細讀。「阿爸,父啊!一切為你都可能:請給我免去這杯罷!但是,不要照我所願意的,而要照你所願意的。」青年回去後,便學會了祈禱。
那麼,甚麼是祈禱?
簡單地說,祈禱就是與天父的交流,讓天父臨在於我生活中;是建立及促進與天父關係的方法;是人生活的燃料。從耶穌的祈禱,我們可以發現以下幾點:
(一)一個領了洗的信徒,「已不再是奴隸,而是兒子。」(迦四7)因此,我們可以明正言順地稱天主為「阿爸,父啊!」,並以兒子的身份與父親交談,分享一切,不受任何禮節形式的規限,可以暢所欲言。
(二)在祈禱時,我們不期然地只會把自己的問題和盤托出,滔滔不絕,自我非常,但我們忘記了祈禱中真正的主角是天父,「一切為你都可能。」因為若不是他先願意與我們溝通,我們根本沒有能力,也沒有福份可以與天地萬物的主宰接觸。天父願意把祂的奧秘以及我們人生的奧秘啟示給我們,我們需要注意祂的話語。
(三)祈禱並不止在於言語的表達,正如一對老夫老妻並不會時常說:「我愛你!」只要他們並肩而坐,大家已在互相交流。因此,在祈禱時,我們「不要嘮嘮叨叨,如同外邦人一樣」(瑪六7),但要意識自己正在面對天父,讓祂走進我的生命中,帶領我,改變我。
(四)在祈禱中,我們需要開放自己,捨棄私意,讓自己經驗天父的愛。因為天父絕不會讓我們失落於他愛情之外。「不要照我所願意的,而要照你所願意的。」我們相信天主比我們更有智慧,更有能力,更有愛。在歡樂中讚美祂,在疑惑中信靠祂,在困難中依賴祂,我們一定會看到我們眼所未見,耳所未聞以及人心從未想過的結果。
也許我們會覺得生活忙碌,根本沒有時間祈禱。
有一位聖人曾經說過:「正因為我工作忙碌,我怎能不祈禱,讓天父帶領我去做正確的決定,做好事,行愛德?」
聖保祿說:「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迦二20)我們祈禱,已不是我祈禱,而是我在延續耶穌的祈禱,做耶穌所做的事。在祈禱中,我們要「少講、多聽你」,「少說話、多臨在」,「少決定、多信任」。
-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黃潄芳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