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北斗星】蠢豬 與「正向管教」關係

期數
3713
刊登日期
2015.04.17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4 月 19 日

「討厭⋯⋯唉⋯⋯討厭⋯⋯」一邊說著一邊搖頭嘆息,筆者了解後才知道原委,原來一群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因上陳老師數學堂時答不出問題來,被老師罵過半死,還以留堂作籌碼,令全班同學敢怒不敢言,當中還對學生小寶說了一些帶羞辱性的說話,如:「你沒有腦的?這麼容易的題目也可以計錯!你真的沒有改錯姓,朱,你真的名副其實的蠢豬,大笨豬⋯⋯」「嗚⋯⋯嗚⋯⋯」「還在學人哭,快收口!」「你們既然沒有人懂得解答,今日放學全班留堂!若有邊位有情緒,我可轉介社工跟進,下課!GOOD-BYE CLASS!」,社工聽後也感無奈。

其實學校社工過往的輔導個案數字過半數是由老師經轉介而來的,當中亦有約三分一是情緒的範疇,但最影響成效的往往是如何與學生建立有效的輔導關係。如以上個案,轉介社工無形中成為有意或無意的「懲罰」,社工便成無形黑手,還說甚麼建立關係,良好輔導關係並不單取決於輔導技巧和知識,還要有其他處境性設置(Situational set-up)的配合,否則作用會減弱,這合作模式是關鍵所在。

從這令我想起在校老師常說的是「先管後教」。管教和行為經常掛鈎,是訓誡或處罰的同義詞。有些教師,為管教而管教,常以「適度」的處罰,用言語或甚是半帶侮辱的說話或留堂等,讓學生屈服於權威當中。事實上,「正向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是透過正向的態度與方法,達成管教目的。指導學生,協助他與別人建立健康和諧的關係,目標是希望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克服障礙並作出合宜的行為。協助發展自尊(self-esteem)、自我控制(self-control),並與別人建立健康和諧的關係。正如此例子,老師不單沒有與同學建立和諧的關係,還以羞辱性的說話、留堂及轉介的種種行為讓學生「就範」,這不但破壞師生關係,還使學生對數學科的興趣愈走愈遠,沒有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縱使出發點是好也是徒然。

正向管教有以下兩項特點:一、正向管教不應只是消極的不使用體罰,更應積極地協助學生正向發展。然而,在這個處罰過程中,教師可能只是禁止學生一項不當行為,但並沒有教導他新的技能或知識(例如:尊重別人的態度)。 二、正向管教強調正向的態度與方法。協助學生與別人建立健康和諧的關係是應努力的方向,法則是教師以和善的態度提供至學生愉快的經驗,例如:開放地溝通、適當的讚美、尊重其學生。整體來說,教師在處理學生的問題時,需要處置的大方向是先自行提問:我的決定是一種傷害或協助學生自尊(self-esteem)的方法?我的管教方式可以幫助學生發展自我控制(self-control)的能力嗎?自己的行動是否與目標(協助學生發展自尊、自我控制,並與別人建立健康和諧的關係)切合?在此期望在校共事的同工,能以正向思維建立健康和諧的關係。

 

明愛學校社會工作服務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