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斟字酌】汗牛充棟

期數
3716
刊登日期
2015.05.08
作者
秦 思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5 月 10 日

若從沒有接觸過「汗牛充棟」這成語,一定沒法從字面猜出它的意義。若勉強去猜,多半會以為這成語跟農耕有關。可這成語的意義跟農耕一點關係也沒有,相反,它是用來恭維讀書人家中藏書豐富。

書本跟牛有甚麼關係呢?

今天的書本是由一頁一頁的紙張裝訂而成的,紙雖然很輕,但裝訂成冊後便頗重了。每次搬家時,最煩惱的是把那些重重的書本放進紙箱內。搬運工人看見那數十箱書,都會苦著臉搖搖頭。若回到紙張尚未發明前,那些竹片書本的重量更是驚人的。因此,古今的讀書人,都會為搬運書本而大感煩惱。古人搬書要用牛車或馬車來搬運。由於一車子的書實在太重了,拉車的牛或馬怎能不汗下如雨呢──這便是成語中「汗牛」的意思。「充棟」又作何解?人若藏書多,家中一定要有很大的空間才可以容得下。一束束的竹簡或一本本的書堆疊起來,不知不覺間便堆積如山,誇張點說,恐怕要一直堆疊到屋子最高的橫樑(棟)呢。

成語出自唐朝文學家 柳宗元的《陸文通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其意思是說,書籍存放時可堆至屋頂最高的橫樑;搬運時可使牛馬累得出汗。後人便用「汗牛充棟」來形容人的著作或藏書非常多。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