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貿易聯盟調查:

期數
3716
刊登日期
2015.05.08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5 月 10 日

(本報特稿)香港公平貿易聯盟於五月八至十日舉辦「公平貿易節2015」活動,席間公布調查,指三成八港人仍未認識公平貿易。聯盟建議透過教育工作向青年宣傳,幫助他們明白公平貿易能保障生產者合理回報這理念。

聯盟與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亞洲品牌及市場學中心合辦有關公平貿易調查,訪問了一千零四十五人,並於四月二十三日假理大舉行發布會。

會上,貿易聯盟的執行秘書葉子盈指出,市民對公平貿易的認知程度仍比西方國家低,單以二O一三年計,澳洲和新西蘭等市民購買公平貿易產品的人均消費約七十港元,香港卻不足二港元。

調查指出,當消費者知道支持公平貿易能夠給農夫及勞工合理價格和較好的勞工待遇,會更願意購買產品,而本地購買此類產品者亦以較高學歷和年輕人居多,葉子盈說,消費者若明白公平貿易的社會功能,會更接受這生產及消費方式,故她強調培養消費者意識的重要,並可從年輕人著手,在學校推動公平貿易教育工作。

她說,香港公平貿易聯盟在學校推出獎勵計劃,為學校通識科製作教材,例如中學通識課教授全球化單元時可融入相關信息,學校亦可舉辦活動鼓勵青少年平日認識公平貿易;聯盟稍後亦會成立平台,讓各校分享教育心得。

 

公教學校參與培育

自二OO九年起已有二十四間學校參與該聯盟的獎勵計劃,公教學校則包括聖若瑟英文書院、荃灣聖芳濟中學、德信學校、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及大角嘴天主教小學。

葉子盈說,除小店和公平貿易產品專門店外,本地大型超級市場也有不少這類產品,惟港人生活節奏太快,消費者忙於辨識營養標籤等,卻少去留意公平貿易對生產者的重要。香港公平貿易聯盟授權在香港、澳門及中國推廣及監察公平貿易認證標籤的使用。

理大管理及市場學系助理教授譚麗明博士於會上指出,雖然有六成二受訪者曾聽過公平貿易,但亦有近半數受訪者不懂得辨別公平貿易產品,相對於荷蘭、英國、芬蘭等地有超過八成消費者認識公平貿易標誌為低。

她說調查反映消費者理解公平貿易理念後,會樂意出一己之力推動公平貿易發展,幫助農民擺脫貧窮。

對於購買公平貿易產品的原因,調查指六成人認為是價錢合理,四成九認為產品質素有保證,三成二認為能夠給農夫和勞工合理價格和較好的勞工待遇,兩成九認為這是履行社會責任的途徑。(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