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家庭要理續談兒童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四月八日的週三要理講授中,繼續講論關於兒童的主題,指出他們在今日社會中所遭遇的種種不幸:
在關於家庭的要理講授之旅中,今天我們會結束有關兒童──這些造物主祝福男女而結的最美果實──的反省。我們已經談過兒童是重大恩典,今天我們不得不感傷地探討他們中許多人遭遇的「苦難」。
許多孩子從一開始就遭到拒絕、遺棄,他們的童年和未來被剝奪。有人竟敢為自己辯護,說讓孩子來到世上是個錯誤。這句話實在可恥!請不要把我們的罪過推在孩子身上!兒童絕不是個「錯誤」。他們的飢餓不是過錯,他們的貧困、脆弱與被遺棄也不是──許多兒童被遺棄在路邊──他們的無知或無助亦不是錯……許多兒童根本不知道何謂學校;這一切反而成為我們要更愛他們、給予他們更大慷慨之情的原因。如果我們因成年人的錯誤而懲罰兒童,又如何能夠鄭重聲明人類權利、兒童權利呢?
那些肩負管理和教育職責的人,我也指每個成年人,都該對兒童負責,有責任竭盡所能去改變這個狀況──我說的是兒童所受的「苦難」。每個被排斥、遭遺棄、流落街頭、靠乞討為生的兒童;每個糊口度日、沒有機會接受教育、得不到醫療照顧的兒童,都向天主呼喊,控訴我們成年人所設定的世界。不幸地,這些兒童會成為罪犯的戰利品,罪犯為了可恥的勾當或交易利用他們,或把他們訓練成戰爭和暴力機器。而在所謂的富裕國家也有許多兒童遭遇不幸,特別是那些面對家庭危機、缺乏教育或生活條件極為惡劣的兒童。無論哪種情況,都給他們的身體和心靈帶來創傷。但是,這些兒童中沒有一個人會被在天之父遺忘!他們每一滴眼淚都不會白流!同樣地,我們的責任、我們每個人和國家的社會責任,也不會落空。
有一次耶穌斥責門徒,因為他們不讓那些帶小孩來求耶穌降福的父母靠近。福音的敘述十分感人:「那時,有人給耶穌領來一些小孩子。要祂給他們覆手祈禱,門徒卻斥責他們。耶穌說:『你們讓小孩子來罷!不要阻止他們到我跟前來,因為天國正是屬於這樣的人。』耶穌給他們覆了手,就從那裡走了。」(瑪十九13 ─ 15)父母的這種信賴和耶穌的這番回答多麼美麗!我多希望這個故事能成為每個兒童的尋常經歷!事實上透過天主的恩寵,身處極困難境地的兒童,往往被賜予能隨時作出各種犧牲及慷慨奉獻的卓越父母;可是,我們不該讓這些父母孤立無援!在他們辛勞時,我們須作陪伴,並為他們分享喜樂及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刻,好使他們不致只埋首於孩子例行的治療中。
當涉及兒童時,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聽到那些如公務般防衛的套話,如「畢竟,我們不是一個慈善機構」;或者「在私底下,每個人可以做他想做的事」;又或者是「抱歉,我們無能為力」,這些話對解決兒童問題時一無是處。
父母工作不穩定、收入微薄、工時難以忍受和車途勞累的諸多後果,總會落在兒童身上……孩子亦會為不成熟的結合和不負責任的離異付出代價──他們成為首位受害者;因過分渲染個人權利文化所帶來的後果而受苦,然後變得早熟。兒童經常要吸收他們無法「消化」的暴力,在成人的眼前被迫使自己步向墮落。
即使在我們的時代,教會也一如既往地如母親一樣為兒童及他們的家庭服務,為今日世界的父母和子女帶來天主祝福和母性溫柔,也帶來嚴厲訓斥和強烈譴責。弟兄姊妹們,認真想想,對待孩子決不是輕率的事!
設想一下,一個社會若選擇一勞永逸地奉行以下原則將會怎樣:「的確,我們都不完美,亦犯下很多錯誤。然而,當事情關係來到世上的兒童時,沒有任何成年人的犧牲會是代價太高或太大,這是要肯定沒有孩子會認為自己是個錯誤、沒有價值,或被遺棄在生活的創傷及成年人的傲慢自大裡。」這樣的社會該是多麼美好!依我說,在這樣的社會中,不計其數的過錯都會被寬恕。這實在意義重大。
上主會根據孩子們的天使所匯報的去審判我們的生活,天使「經常見到在天之父的面。」(參瑪十八10)我們應常常自省:孩子的天使在天主面前,會怎樣論述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