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照顧計劃
自古有云「有生便有死」,不過有很多長者都會補充一句:「好生不如好死」。「好死」在某程度是長者的主觀願望,雖然有很多事情未必可以預計得到,但若長者在臨終時,他們可以選擇毋須接受任何不必要的急救,便可讓他們「臨終前免受不必要的痛苦」。
明愛恩翠苑二OO二年起為年老及體弱的長者提供院舍照顧服務,不少患上末期癌症、長期病患、腦退化症(前稱老人癡呆症)及柏金遜症的長者,因失去自我照顧能力需長期在院舍居住,為免他們在離世前仍接受不必要的治療痛苦,恩翠苑於二O一二年參加了醫管局轄下由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外展老人隊所推行的「晚晴照顧計劃」。計劃讓末期病患的院友可以少受痛苦,並有尊嚴地安詳離世。
長者選擇「晚晴照顧計劃」的服務內容,可分兩大路徑:
(一)急症室路徑:當院友病情轉差,外展隊的醫生預計院友將於一至兩星期離世,外展隊護士會通知瑪麗醫院急症室隨時接收病人。而院舍方面,會安排院友於寧靜室,讓家人可陪伴院友至最後一刻。院舍於院友至最後一刻時,會安排院友送往瑪麗醫院急症室,期間不會進行任何心肺復甦治療。當院友去世,其遺體直接安放於瑪麗醫院的殮房,法醫不會進行解剖工作,並由外展隊醫生簽發死因醫學上証明書;或
(二)醫院路徑:當院友病情轉差,外展隊的醫生預計院友將於一至兩星期離世,院友被安排到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療養直至離世,期間醫院不會進行任何心肺復甦治療,家人可陪伴院友至最後一刻。
醫護團隊的定期支援,是本計劃最大特色。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老人外展隊,每兩星期到院舍診視參加「急症室路徑」院友的健康狀況;每八至十二星期到院舍診視參加「醫院路徑」院友的健康狀況。而本院舍的到診醫生,一星期有五天(包括星期六及星期日)到院舍巡視院友的情況。星期六及星期日,到診醫生可填補外展醫療團隊非辦公時間的醫療諮詢或診視。以致可以更緊密地觀察院友的健康狀況,以便有效地協助院友完成其「好死」的意願。
在二O一四年二月,本院有一位何婆婆曾參與計劃,家人可以在她臨終時在醫院陪伴在側,事後家人李先生向本院反映,很感謝本院可以讓其母親何婆婆參加了「晚晴照顧計劃」,能在母親臨終時見到她可以「好死」,他們一家人都感到安慰,同時亦欣賞院舍能有這樣的計劃,非常值得推廣。
• 香港明愛安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