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 從馬拉拉說起

期數
3658
刊登日期
2014.03.28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3 月 30 日

說起非華裔人士爭取權益的故事,大家可能聽過「馬拉拉」這個名字。馬拉拉.優素福扎伊(Malala Yousafzai)生於一九九七年,是巴基斯坦西北部史瓦特縣的一名學生。該區被巴基斯坦反政府游擊組織塔利班所控制,女性被禁止接受教育,但馬拉拉在父親的支持下堅持繼續上學。二零一二年十月九日,塔利班槍手躍上校車,朝向十五歲的馬拉拉頭部開槍。馬拉拉被送到英國接受腦部手術後康復。馬拉拉堅守信念、抗拒沉默,繼續為世界各地兒童爭取「教育權」,尤其是女性接受教育的權利。馬拉拉出版「我是馬拉拉」一書,向世界說出自己的故事「……希望能為世界上數百萬被奪走受教權的女孩發聲,希望她們能明白自己深具潛力。我希望我的故事能夠鼓勵女孩們鼓起勇氣開口,並懂得擁抱自己具有的力量。」

微小力量 帶來改變

馬拉拉的經歷提醒我們,即使最微小的力量,以無畏無懼追求真理的信念和聲音,也能改變不公義的處境。

香港的南亞或東南亞少數族裔,只佔全港人口千分之十七,部份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然而,在主流社會直接及間接的排斥下,這批弱勢的少數族裔港人面對種種權益問題,包括:

(一)貧窮問題:由於教育水平及語言障礙,南亞裔港人大比例從事低收入工作,家庭入息中位數低於全港水平,貧窮率卻高於全港的比率(20.4%);其中巴基斯坦裔的貧窮率更高達51.1%

(二)房屋問題:香港的公屋大多適合4人或以下家庭居住,但少數族裔的家庭人數較多,令他們輪候時間相對較長,輪候6年以上仍不果的大有人在;部份私人業主亦抗拒將單位租予少數族裔。

(三)教育問題:只有1.3%少數族裔青年能接受專上或以上的教育,原因是中文語文能力較弱。雖然施政報告提出「中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但提供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完整教材尚有漫長的過程。

(四)語言問題:大多數少數族裔人士中文或英文語文能力不高,對於香港的資訊認識有限,尤其是福利政策。另外,就算醫管局有提供翻譯服務,部份少數族裔人士卻不懂如何使用或預約有關服務。而衛生署轄下的門診仍然未能提供翻譯服務。

(五)服務主流化:現時的政府部門提供的公共服務及設施,未能完全將少數族裔的需要考慮其中,少數族裔服務成為公共服務主流化的一部份是必不可少的方向。例如醫院提供的住院膳食,為伊斯蘭教的少數族裔院友提供清真食物(Halal food),並非單純提供蔬菜及魚類。

雖然少數族裔的人口較少,但他們的需要及權利也須顧及。作為提供少數族裔服務的機構,我們會致力提供資訊,讓更多少數族裔認識應有的權益,組織他們向公眾及政府表達需要,並爭取平等及公平的政策。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