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像「崇拜」?

期數
3718
刊登日期
2015.05.22
作者
黃錦文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5 月 24 日

聖像敬禮是天主教的古老傳統,但並不表示從沒有爭論,公元八至九世紀之間,就曾有「聖像破壞運動」。十六世紀以來,部份新教宗派一直攻擊天主教「拜偶像」,可見有關聖像敬禮的爭論從未停止。新教認為出谷紀二十章清楚訓示不可為任何天上,地上、地下及水中之物及人類造像,所以天主教的聖像敬禮是「偶像崇拜」,因而是異端!

要解決此一神學衝突,先要對象徵神學有基本的理解。神學家卡爾.拉內認為象徵可分為首要與次要象徵。某些人為的象徵,所指向的事物不在象徵之內,例如國旗指向國家,但國家不在國旗內,毀了國旗,國家完好無缺。這種象徵稱為次要象徵。

另一種象徵,一般是大自然的事物,所指向的現實臨在象徵當中。拉內稱之為首要象徵,或實在象徵。人的身體便是很好的例子。身體指向人,人臨在身體裡面,人和身體不能分開。

聖像究竟是首要或次要象徵?例如耶穌像指向主耶穌,但主並非臨在聖像中,其他如聖母像、聖人像莫不如此。按正統的天主教道理,聖像是次要象徵,因其只是人為的標記,所指向的現實不在象徵內。

甚麼是偶像?為信徒來說,偶像是「實在象徵」,因其相信偶像所指向的神明,臨在於像中。例如舊約聖經記載以民離開埃及,來到西乃山。梅瑟上山領受十誡。以民因在山下等待良久,仍未見梅瑟下山,遂失去信心,強迫亞郎為他們做一隻金牛,讓他們朝拜。本來以民朝拜的對像是天主,就此來說,並未背叛天主。可是,以民深信天主真實臨在金牛中,金牛便是天主,是「實在象徵」。將人手所做的金牛等同天主,是徹頭徹尾的偶像崇拜。為嚴懲敗壞的人民,梅瑟命令肋未的子孫殺戮自己的兄弟、朋友和親人,為此,有三千人被殺!

舊約禁止做像,正是因當時近東的文化,普遍相信偶像指向的神明,臨現偶像中。禁止做像,目的在杜絕以民任何崇拜偶像的機會,保持信仰的純正。

中國的民間信仰,也深信神明臨在神像中,例如關公的「神聖」,臨在關公像中。其他如媽祖、黃大仙等如是,所以是真正的偶像崇拜。

至此,聖像的道理已十分明顯。聖像只是次要象徵,並非偶像,因其指向的神聖,並不臨在像中。假設教會取消所有的聖像,完全不影響天主教信仰的完整,因為聖像只是一個助人熱心的次要象徵,可有可無,並非天主教的核心信仰。

牧者有責任教導信友有關聖像的神學意義,幫助教友正確認知設置聖像的目的和意義,消極而言,防止偶像崇拜,積極來說,增強教友的熱心,以聖人、聖母、主耶穌為榜樣,愛主愛人。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