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天仁合一

期數
3718
刊登日期
2015.05.22
作者
黃宗顯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5 月 24 日

天人合一,又稱天人相應或天人合德,是中國的傳統哲學思想,意思是人類的一般社會現象,是自然的反映,這思想在中醫學裡十分被重視。

天人合一,是中醫學的基礎理論,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份,由基本物質「氣」和氣的運動「陰和陽」造成,中醫學經典《黃帝內經》中,正提及「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參天地」。陰與陽相互依存又對立,時刻變化,在一般的情況下保持動態的平衡,這是正常的生理狀態。假如這種動態失衡,便出現病態狀況。

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份,所以自然界的變化,包括季節、氣候、時間和地域,可能影響人的身體活動,亦跟疾病的發生有關。人與大自然屬於同一系統,人體的各個部分,都是有密切關聯的,因此中醫學中,人的身體是一個整體,也跟自然界是統一的。

在「天人合一」這基礎下,診斷及治療疾病,需要從整體出發來處理,不能只治療單一的症狀。另外,同一的疾病,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下,會出現不同的情況,所以治療需要因時地人來調整。治療的方向,以調理陰陽平衡為主。

天仁合一,英文為(Reconciliation with Creation),是前陣子九龍華仁書院九十週年開放日的主題,背後的意念跟天人合一有關,提醒大家要時刻反省我們跟造物主和大自然的關係,不應只顧自己的生活,而要在生活的大小事中尋找天主,認清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份,是天主創造的一部分,要跟天主和大自然修和。

在九龍華仁書院的校園四處走走,自然感覺到我們跟大自然的密切關係,這可跟校園在小山上的獨特位置和周圍的綠化環境有關,讓學生們可以在離開課室後,欣賞天主的美麗創造,跟大自然親近,讓大家可以重新反省生活,問問自己有否忽略大自然的美麗、有否盡自己的責任保護環境、有否做過一些破壞環境的行為?

我慶幸從前有機會在這所美麗的中學接受教育,耶穌會的教育包含將自己與大自然合二為一,大自然在人類發展史上,實在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這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離開校園後,一直影響着我的信仰經驗和日常生活。

 

•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