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要理講授再論男女

期數
3719
刊登日期
2015.05.29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3 月 30 日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四月二十二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中繼續上週主題,闡釋男女之間的盟約,並指明保護這種盟約是我們的聖召:

在上一次關於家庭的要理講授中,我講解了《創世紀》第一章中有關創造人類的第一個敘述,經上寫道:「天主於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就是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女。」(創一27)

今天我要以第二章中的第二個敘述來補充。這裡我們讀到,天主創造天地後,「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內吹了一口生氣,人就成了一個有靈的生物」(創二7)。這是創造的高峰,但它還有點欠缺;然後,天主將人安置在一個美麗的樂園內,叫他耕種並看守樂園(參創二15)。

聖神默感了整部聖經,指出男人獨自一人,沒有女人的景象使他缺少些甚麼。聖神點出了天主的思想,表達出祂的情感──天主看見亞當在樂園中獨自一人:亞當雖是自由的,是主人,卻孤獨一人。天主認為這樣「不好」,覺得這樣似乎缺乏共融:亞當缺少共融,亦缺少圓滿。「這樣不好。」天主說:「我要給他造個與他相稱的助手。」(創二18)

於是,天主將各種動物帶到人面前;人遂給每種動物起了名字──這又是一幅人掌管受造界的圖像──但他沒有找著任何一個與自己相似的動物。男人依然孤獨。最後,當天主將女人領到他面前時,他才高興地在這個受造物、只在這個受造物身上,認出自己,「是我的親骨肉」(創二23)。人終於有了能反映出自己的對象,一種相互關係。為能清楚理解這概念,我試舉一例:若一個人希望與另一人握手,他面前必須有這個人;若一個人伸出手來,眼前卻沒有人,他的手只能停留在那裡,因為那裡沒有互動關係。人也如此,他還缺少些甚麼才能達致他的圓滿,這正由於相互關係的缺乏。

女人不是男人的複製品,而是直接來自造物主天主的創造。「肋骨」的形象毫不表示女人低於或從屬於男人;相反,男人和女人擁有同一屬性,他們相輔相成,彼此互補。在比喻中,天主在男人熟睡時造了女人,正正強調女人在任何方面都不是男人的受造物,而是天主的受造物。這也指明另一件事:為找到女人,更好說是若要在女人中找到愛,男人必先要夢想著她,然後才能找到她。

天主對男人和女人的信任是慷慨、直接和圓滿的,祂將大地託付給他們,天主相信他們;但邪惡者將懷疑、不相信、不信任導入他們的思想,致使他們違背了那保護他們的誡命,陷入那腐蝕一切、破壞和諧的對無限權力的痴狂。我們大家在心中也常有這種感覺。

罪惡在男人和女人之間製造猜疑和分裂。他們的關係被貶抑成無數形式的侮辱和征服;令人迷惑的誘惑與使人受辱的忽視;甚至於那最悲慘和暴力的形式。歷史留下許多這些悲劇的痕跡,讓我們想想,父權文化所帶來的負面極端後果;想到把女人視為次等的各種形式大男人主義;想到在當前傳媒文化中利用並將女性身體商品化;也想到近期在我們的文化中,對男女盟約能夠使他們的密切共融並趨於完美、守護男女差異的尊嚴所擴散出的不信任、懷疑,甚至敵對心態。女性尤為會產生這種心態,但她們的不信任可以理解。

如果我們不能尊重這個男女間的盟約──這個能保護新一代免墮入不信任、冷漠的境地;能保護孩子免於被斷絕與母胎的根源關係而降生世界的盟約;當社會輕視這種能帶來安穩與繁衍的男女盟約,無疑是眾人的損失。我們必須恢復婚姻和家庭的尊榮!聖經道出一個美好事實:男人尋找女人,他們彼此相遇;男人必須捨棄某些東西才能完全找到女人。因此,男人必須離開自己的父母,為去女人那裡。這樣真美!這意味著開始走一條新的路──男人是女人的一切,女人也是男人的一切。

保護男女的這種盟約是我們的責任,儘管我們是罪人,滿身傷痕,困惑並受辱,氣餒和遲疑;然而這卻是在當前情況下,對我們信徒而言是一項具有挑戰性和令人振奮的聖召。這如同一個關於創造和原罪的敘述、呈現給我們的一幅美麗至極的畫面:「上主天主為亞當和他的妻子做了件皮衣,給他們穿上」(創三21)。這是一幅能令我們目瞪口呆的景象──那對罪人夫婦竟然獲得憐愛;這是天主對男人和女人的憐愛!這是天父守護人類夫婦的情景。天主會親自照顧和保護祂的傑作。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