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藝術的時光】布與二百

期數
3719
刊登日期
2015.05.29
作者
劉婉婷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3 月 30 日

親愛的楊修女:

多謝你在意大利寄來的相片(圖),知道你在意大利生活非常充實。意大利是世上其中一個最大的藝術之都,每條街道充滿了高雅的藝術情調,教堂遺留了不少傳世鉅作,在神聖莊嚴的氛圍中添了不少藝術的靈氣,相信你已沉浸其中,深受藝術的氣息感染,縈繞在心,揮之不去。

朋友告訴我佐敦有一間美術用品老店,將於今年八月結業,香港又少了一間美術用品店,真令人惋惜!十多年前我曾幫襯這間老店買畫布木框,老闆做的畫框手工精細,而且物美價廉,省卻了自製畫布框架的煩惱。

在中學上美術課,老師吩咐我們自製一個畫布框架,習油畫之用,於是我走去五金店買了兩條長長木方條。回到學校,我握著細齒鋸刀,氣盡九牛二虎之力,唏唰唏唰地鋸鋸鋸,好不容易才切開四條木條,用鎚子將釘子把它們釘穩牽合成方框架,跟著把畫布裱在木框上,這是我人生中第一個自製畫布框架。

也許你見過的畫布大多是白色,是因為在布上塗了一層白色打底劑。打底劑功用主要是在畫油彩或塑膠彩畫前,塗抹在基底材上,隔絕顏料與基底材的接觸,而且能保存耐用和色澤持久,另一方面打底劑可填補畫布上的纖維縫隙,繪畫時較為平滑順暢,又可以營造色彩的厚實感。我曾經試過在布市場買了兩碼粗糙啡泥色的麻布,將打底劑順縱橫方向塗了一層又一層,直至畫布全白和乾透平滑。這是我人生中第一塊自製油畫布。

五月初,你和一群修女前往都靈主教座堂參觀。都靈?聽說曾經是意大利的首都,噢!原來也是慈幼會會祖聖若望‧鮑思高神父的故鄉。今年適逢鮑聖誕生二百年,為了紀念他的誕辰及曾在都靈救助了無數困難的年輕人的聖德,聖座於去年宣布聖殮布在都靈主教座堂公開展出。

今年聖殮布展覽的主題帶出的信息是:「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若十五13)而展覽的標誌以聖殮布的頭像為圖像。相傳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卸下屍身,便用布包裹著他的屍體,故稱這塊布為「聖殮布」。有關聖殮布上是否耶穌的真身?至今仍議論紛紛,但聖座亦早已認定聖殮布是神跡。

在三呎乘十四呎的聖殮布上,可以清晰見到耶穌的輪廓及身軀。其實在聖經裡可說是從未提及耶穌的真正外貌,我們所熟悉的耶穌容貌幾乎可能是來自藝術家的想像,也有可能來自這塊「布」。有關耶穌的面貌真與假這並不是最重要,而是別人能否從我們身上看到耶穌的容貌?那要看看我們對天主的愛有幾多。

願我們能倣傚鮑聖的愛德:「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若十五13)

 

你的晚輩                                  
寫於聖母進教之佑慶日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