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諾撒聖心屬校155周年

刊登日期
2015.06.05

 (本報訊)嘉諾撒仁愛女修會來港一百五十五周年,與修會同步成長的聖心中、小、幼學校亦慶祝一百五十五周年,修會屬校致力培育兒童和女青年,為她們建立良好品格,傳遞信仰價值。

談到嘉諾撒仁愛女修會的在港的發展,該會港澳區省會長畢卓儀修女四月三十日對本報說,前人興辦多間不同類型的學校,她們至今仍視辦學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在價值紛亂的商業社會中,學校的倫理培育顯得尤為重要,教育工作者須讓青年明白「人的品格比知識更重要」。

六位嘉諾撒修女一八六○年四月到香港,五月便開辦意大利修院學校(嘉諾撒聖心書院前身),從此便透過學校、孤兒院及醫院等不同方式服務大眾,目前則透過中、小、幼學校育培育學子。畢修女指前港督女兒寶靈修女(E. Al. Bowrin)是修會在本地的聖召,她促進修會的本地學校教育發展,亦因寶靈修女熟識香港語言文化,成為修女與政府、社會之間的橋樑;最近聖心學校便趁校慶為寶靈修女設立紀念像。 

屬校培養青年愛心

嘉諾撒聖心書院本年慶祝創校一百五十五年,該校校長霍慧敏修女五月十五日對本報說,學校致力培育學生懷有大愛的心。

嘉諾撒聖心書院校慶標誌以「心」為題,霍慧敏修女說:「學校以『愛』為精神,回應耶穌聖心的大愛,期望藉校慶承傳以往的精神和經驗,把愛心延伸至外方,傳承『聖心精神』。」

該校重視培育學生的「心靈陶育」,讓學生參與不同的社會服務,本年校慶之際更加設「心悟行」服務計劃,書院中三至中五生為兩所南區小學的學生於週三及週六課後補習,修女亦有參與,中四生會於週六提供課外活動。霍修女說,學生效法來港的傳教修女,服務有需要的一群。

該校從去年十一月起舉行校慶活動,其中教職員、學生代表及舊生等於五月八日在堅道的嘉諾撒修院聖堂晚禱,感謝修女對教育的貢獻。

嘉諾撒聖心書院著重「聖心精神」,該校首席領袖生陳朗晴指這精神是鼓勵學生愛所有人和行善;並具備全球視野。

副校長郭意明指出,由學生發起的「嘉諾撒全球青年大會」(CGYC)集合全球嘉諾撒屬校學生來港參與會議,能讓學生放眼世界。

今屆會議將於七月二十至二十五日舉行,約九十名來自各地的青年將探討貧窮議題。

此外,該校每年舉辦同樂日籌款,資助有經濟需要的中五學生到海外或本地參與「延伸學習週」,學生會主席、中五生陳諾賢指活動讓學生不因經濟問題而限制學習。

重視德育與信仰培育

與此同時,聖心學校舉辦一系列活動慶祝創校一百五十五周年,該校四月三十日舉辦題為「感恩.愛.傳承」的視藝展,席間教廷駐香港代辦尤安泰蒙席(A. Jozic)為該校首位校長寶靈修女的石像祝福。

該校校長周志堅博士五月四日對本報說,德育等範疇體現了修會的神恩與辦學精神,幫助青少女認識仁愛、犧牲、付出的價值;他們亦透過學校內外的服務培養愛德;並兼顧教師的靈修培育。

談到上述的視藝作品展,周說學校作品透過不同象徵帶出立體人生的信息,其中「鴿子」作品寓意信仰帶來「不一樣的人生」。

另一方面,嘉諾撒仁愛女修會也開辦私立學校,其中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提供小學教育,校長黃佩玲修女五月八日對本報說,該校特色是半日制小學,學生下課後亦可參與校內的不同活動,並透過額外課程「拔尖保底」,如參與資優教育;嘉諾撒聖心商學書院結校後,私立部便轉用該書院校舍上課。

黃修女指該校重視德育,透過宗教課堂和生活教育科分享公教價值,她說其滿足感便來自「樹人的喜樂,培育兒童,看到成長、升學及貢獻社會」。(鄧╱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