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祿六世書院探訪長者

刊登日期
2015.06.05

葵涌的保祿六世書院早前安排學生探訪長者,期望把溫暖帶給有需要人士,以下是該校學生的分享。                 ——編者

愛需及時     文潁鈺  中五

不知不覺已經參與「家校同心送暖」五年,起初參與這個活動是為了獲得更多義工時數,但隨年紀的增長,發覺每一次的探訪老人活動都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現在我不再認為老人說話嘮叨,其實他們所說的話是肺腑之言。

今年,我探望的老人是我五年中見過最蒼老的伯伯。陳伯伯給我一種莫名其妙的傷感,他臉上雖然是一張笑臉,但卻給人皮笑肉不笑的感覺。與伯伯的對話中得知他太太去世一年多,他的子女亦很少會探望他,因此無論是平日或大節日,他都是一個人度過。聽到這事我內心一面感到酸溜溜,一面感到十分氣憤,竟衝動地直斥其子女的不是,伯伯不但沒有附和我,還為他的兒女解話。

人一生追求理想,然而錯失了身邊許多美景,其實珍惜所愛又會多花幾多秒呢?成年人!你們在拼命地工作時,有否嘗試停下來回想你現在所擁有的成就,除了自己努力外,還有其他因素嗎?家中的老人要的不多,他們需要是愛,是你們的關心,是你們的愛護,是你們的陪伴。還記得小時候,父母總為我們付出一切,無論是時間或金錢都會毫不保留地為我們付出嗎?父母年輕時亦曾有自己的夢想,但他們為了子女放棄理想,他們的付出總比我們想像中多。

人的一生並不長久,今世能成為一家人是一種緣份,就讓我們學會珍惜這份親情。

能擁抱就別牽手      林曉彤  中四

我擁有這世上不能用金錢去衡量的兩種財富:一是健康,二是親情。

所謂親情,並不僅是擁有血緣的親人,而是需要雙方的付出去維繫的一種親密關係。付出並不是單指物質上,親人付出自己的光陰去養育,栽培我們成人,成長後,讓我們以最純粹的陪伴與關懷去回報他們。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僅只有物質上的付出實意義不大,我相信父母為孩子投放的心血、資源都遠遠超越這些「家用」。 

在學校的探訪老人活動中,其中一位婆婆提起自己的女兒偶爾會來探望自己時臉上洋溢著笑意,另外一位伯伯也說到只要有人陪伴聊聊天就很滿足了。試想想:我們有沒有因為學業或踏入社會後而逐漸遺忘了維繫這段親情呢?那一群老人,也有過年輕的時候,照顧著入世未深的孩子們。也許我們的親人還未步入人生良秋,人壽非金石,生老病死總難以避免。

在心靈仍然有遺憾之際,我們不妨放下手中的手機;暫停屏幕正播放的影片;退出正在遊玩的電腦遊戲,抽出空閒來給你的親人一個擁抱,以及寒暄幾句,表達感激以及愛吧!

陪伴      胥彥行 中四

今年是我第一次能參與學校的送暖活動,我認為這是一次十分難得的機會。對於我來說家人是十分重要的!世界上甚麼事情我也能放棄,可是只有家人是我放不下的,家人在我生命中有著一筆濃濃的色彩,他們是我的避風塘,他們永遠能在背後給予我無限支持。有時候我雖然很忙,可是我會放下手中的工作陪伴家人,因為家人是最重要的!

在這次探訪中,我看見獨居老人的生活狀況……我感覺到老人家看見我們去探望時,雖然沒有清楚表示出來,但卻非常開心,並且一起聊天。這些老人家平時沒有人能跟他們說上幾句話,其寂寞可以想像,所以當我們去探訪時,他們總是十分開心。

我們與獨居的老人既沒有血緣關係,也願意去探訪他們,為何又不多點抽時間去陪伴自己的家人呢?其實不單是獨居的老人,我們的家人亦需要我們的陪伴,只要我們肯放下手中的手機、放下遊戲的時間、放下工作、多陪伴家人,不需要太多,只要少少的時間,他們就很滿足了。但如此簡單的事,卻沒有很多人能做得到。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人的一生很短暫,陪伴家人的日子只有數十載,很快就過去,我們要珍惜能夠陪伴家人的時光。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