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教區回應建築規範
(天亞社訊)中國溫州教區發出聲明,就當局新近的《浙江省宗教建築規範》(徵求意見稿)提出反對意見;浙江省麗水市的基督教堂亦不理會政府的「三拆一改」運動,重立已被拆除的十字架。
溫州教區「公開」教會團體不滿上述《建築規範》,表示「從情感和理智上都沒有辦法接受如此規範」。
浙江省政府於五月五至二十日就《建築規範》作公開徵詢,杭州市佔地面積最大的基督教崇一堂及一些學者都公開發表過意見。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會消息人士對天亞社說,教區在五月十八日發出意見書前,徵詢並收集了教區神父的看法。意見書現已送交有關部門,但官方暫沒有任何回覆。
教區的回應共有六點,批評當局不尊重歷史、有違發展規律、粗暴干預教會,缺乏法律依據、《規範》的出台有「瞞天過海」之嫌、不太可行,存在諸多爭議,以及不該只讓教會背負歷史包袱。
意見書指出,在近兩年的所謂宗教建築拆違中,天主教會是最大的受害者,因為在所有基督宗教中,天主教是最有傳承感的,「這傳承感不但表達在信仰上,也由此衍生在宗教藝術上,特別也表現在我們的宗教建築——天主教教堂上」。
意見書又表示,教堂附近的建築愈蓋愈高,而教堂卻被強行要求愈蓋愈低,「不免有打壓教會的嫌疑」;今天的中國大陸才區區八百萬天主教徒「已經被邊緣化了,政府還要如此打壓,難道是執政者沒有信心的體現嗎?難道不是違背民心,開歷史的倒車?」
教區質問,《規範》是否代表宗教信仰政策改變,並要求出示政策法規或正式紅頭文件。而《規範》也有「瞞天過海」之嫌,因為徵求意見稿給人感覺是「法不涉及既往」,但其「總則」卻指現存建築的改、擴建,可參考規範來執行。
教區又懷疑《規範》能否操作順暢,當中存在諸多越俎代庖與用詞含糊,容易產生理解上的偏差與誤解。
意見書最後指責,《規範》涉及已建成使用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教堂十字架整改或強拆,它們「能夠建成完工原因何在?……反映出政府部門行政監管的缺失。現在卻把歷史包袱單方甩給教會,如何能避免信徒的抱怨和反對?」
另一方面,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基督教傳道員對天亞社說,四月底一天內被拆十多間基督教堂十字架的麗水市,至少有十一間教會已經重立十字架。此外,他呼籲外界關注靠近省會杭州的安吉縣,有二十多間教堂也面臨十字架被強拆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