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風浪中
當主耶穌在海邊施教後,黃昏臨近(谷四1),祂便指派門徒到對岸去:「我們渡海到對岸去罷」(谷四35)。經過葛法翁,到達加里肋亞湖的對岸是外邦人聚居的地方:「他們來到了海的對岸革辣撒人的地方」(谷五1)。這實在是一個充滿恩寵的時光:門徒們剛在日間聆聽了主耶穌有關天國的教導;此刻,他們遠離群眾與主同行,正好用來反思主耶穌所教導的一切。這些門徒雖然在不同的船上,但卻與主同一方向:「與祂一起的還有別的小船」(谷四36)。這也是每一位基督徒應有的態度:當選擇與主同行時,常反思主耶穌的教導,並努力跟隨祂的腳步!
然而,在這旅程中風浪大作:「忽然,狂風大作,波浪打進船內,以致小船已滿了水。」(谷四37)如同人生旅程一樣,不時會在風浪中!但是,人在風浪中,卻有不同的打算!有些人會隨波逐流、有些人會急流勇退、有些人會驚惶失措、有些人卻會安心自若,這完全看那人的修為及對生命的態度!在風浪中,「主耶穌在船尾依枕而睡」(谷四38)雖然人心惶恐,主耶穌在這憤怒的海嘯中,依然凜凜睡著。誰若經驗過在猛烈的風暴、扔動不斷的船上,你便知道人如何能睡得安穩?主耶穌能如此可算是祂行了一個奇跡,為向門徒表達對天主全心的信賴。那麼人生又如何?多少人不是因為生活的束縛、心事的糾纏、慾望的追求……,而睡不安穩嗎?那麼,他們依靠的又是甚麼?是個人的力量?或是天主的助佑?
但是,門徒並未能分享主耶穌的寧靜,他們以刺痛的責備喚醒了祂:「師傅!我們要喪亡了,你不管嗎?」(谷四38)如此,門徒的舉動亦反映了我們在生活中常有的毛病:在困難時找天主,只渴望祂依從我們的意願回應!同時,如同門徒一樣,相信天主有能力改變現實!究其原因,這些門徒已經跟隨主耶穌一段日子,亦在當天聆聽了祂的教導;故此,他們均稱主耶穌為「師傅」!這亦是在福音記述中的首次。我們同樣在生活中聆聽了主耶穌的教訓;因此,我們亦會渴望天主恩寵的傾注,好能克服生命中不同的挑戰!
主耶穌並沒有令門徒們失望,「祂叱責了風,並向海說:『不要作聲,平定了罷!』風就停止了,遂大為平靜」(谷四39)。在此,主耶穌並沒有祈求天父,為能平息風浪。相反地,祂親自喝斥澎湃的大海,藉著祂至高的主權,令這大自然的現象折服!在舊約中,「海」經常被視為「混亂」的標記及「邪惡勢力」的住所;因而,當主耶穌向澎湃海洋展現祂的權能時,亦同時表達了祂為釋放人類,給與人類自由而對抗魔鬼勢力的權能!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在兩股力量的角力中求存。一方面,是使人邁向圓滿的至高美善。她吸引著我們,使我們能因着聖神的推動,並與天主聖寵的合作,不斷追求成全的生活;另一方面,魔鬼的惡勢力卻以肉慾的引誘,使我們沉醉於自我滿足之中,而忘記了生命之主的耶穌基督,沒有將生活的一切以祂為中心。因此,當人在這種狀態中,便常感失落、欠缺安全!然而,主耶穌卻對我們永不放棄,祂並不只是溺愛我們,讓我們任意妄為;相反,祂直斥我們的不是:「為甚麼你們這樣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谷四40)
「信德」是我們生活的支柱!藉著信德,我們相信主耶穌的帶領:祂並沒有許諾生活一切順利,但祂答允我們以愛相隨!祂並沒有許諾現世生命任何的擁有,但祂答允我們在愛內擁有天上永恆的住所!祂親臨我們的內心,除去我們內心的恐懼,使我們能與祂以愛相連、以心體心!因此,「信德」是建基於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愛犧牲時所傾流的寶血;藉著至聖寶血,我們靈魂的污垢被洗淨,亦使我們靈魂的眼目重見光明,親歷天主的憐愛,而使我們不再追求任何現世的個人滿足,而只注目於那被釘的熾愛者,並願意學習祂為愛而犧牲!如此,我們便一無所懼,並擁有「正直的信德、堅固的望德、和十全的愛德,明哲和見識,好能完成天主聖善和真誠的旨意」(聖方濟:苦架前的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