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 Voyage!】和平的珍寶
在這幾年的傳教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不同國藉的兄弟姊妹;因愛主而相聚、因侍主而「分散」,聚聚散散以後,留下的是共融和友愛。在眾多國家的朋友當中,奧地利的國民,總令我印象深刻:他們常常喜樂、幽默又平易近人、熱情、率直⋯⋯讓我決定,要往這個國度,尋探他們快樂的「祕訣」!
我跟奧地利好姊妹吉絲拉提起以上疑問,她哈哈大笑:「對,我們都不會把怨恨藏在心裡,當問題出現時,我們會彼此表達、討論、吵罵⋯⋯直至找到共識為止,卻不會有『隔夜仇』!有些外國人認為我們太直接、情感的流露太直率自然呢!」
我不知道人民的性情,跟所處的地理位置有沒有必然關係。然而,奧地利確是一個廣闊、安寧、穩重又怡人的好地方。他們的人口跟香港相約,但他們的土地比我們寬敞六十倍!吉絲拉想了想:「這也許不只是面積的問題,而是跟大自然共處的機會⋯⋯我們有空的時候,都跑到森林、湖泊、野外去!在晴朗的假日,你在大城市找到奧地利人的機會,是相當低,因為他們都跑到郊野去了!有時候,當我帶著千般心事來到湖邊,過了一個下午,心情就舒暢了。」
這天,正值六月份的炎夏之始,天氣酷熱,我們開車往薩爾斯堡的湖泊區去—的確,四週都是從城市駛來的汽車,大人、小孩子就這樣在湖邊一整個星期天⋯⋯玩樂,享受、在湖水中暢泳、浮浸。湖邊有小量的餐廳、旅店,卻沒有甚麼商店、攤檔、小食店⋯⋯等等。人人都是自己帶著食物和用品,享受自家的「野餐」。我笑說:「你在這裡開一個店子,賣各樣燒烤、小食,該很有商機吧?」吉絲拉卻嘆息:「那我就不能享受陽光及湖水了?不不不⋯⋯」
在奧地利的鄉郊,最近興起了另一種「商機」— 在小鎮的路旁,建了些小店,廿四小時營業——因為裡面沒有售貨員(甚至沒有自動販賣機)!農戶將產物放在店內,市民來到各取所需,自己放下金錢⋯⋯這樣的營運模式,反映了各種民族的美德和信任。
奧地利的最後一位皇帝卡爾斯(Emperor Karl I),在2004年被教廷宣為真福,以紀念他在大戰時期,忠於教會、諦造和平的努力。天主的確在這個國度,播下了和平的種子,然而,也是人類努力種植而成的果實。
天主在我們的國度、在我們心中,也肯定播下了美善、和平、仁愛⋯⋯的種子,我們有好好的培育、收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