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人神父籲公教媒體 展

期數
3726
刊登日期
2015.07.17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7 月 19 日

(天亞社編譯)巴西略會的羅思家神父(T. Rosica)指出,當教宗方濟各提供難得的採訪機會時,天主教記者的報導往往容易「流於表面」,「忙於捕捉他的神情」,故此他們需要更進一步的報導。

這位加拿大「鹽與光天主教傳媒機構」創會行政總監表示:「作為天主教傳媒,我們的工作不是流於表面,而要在故事裡面發掘更深層意義。」

羅思家神父於六月二十六日在美國水牛城舉行的天主教傳媒會議擔任主講者。他也是天主教傳播專業人員學院「卡里安獎」的得獎者。這個獎項確認領獎人在傳播及教會合一工作方面具有創新表現、卓越成就及領導才能。

在他向天主教傳媒代表致辭時提及教宗最近獲頭條報導的言論,當中談到教宗他如何不看電視,沒有手提電腦或蘋果手機。

但羅思家神父認為,這些言論不是這個報導的終結,而它們也不應視教宗對現代科技毫無興趣。

他指出,「教宗完全不是反對技術進步者」,他「完全清楚明白甚麼是真正的傳播」,並且展現他與人聯繫的方法,而教宗在《願祢受讚頌》通諭中談到,現代傳媒如何「阻擋我們直接接觸其他人的痛苦、恐懼及喜樂,以及他們個人經驗的複雜性」。

羅思家神父表示,教宗開展的合一工作,通常會獲得傳媒的報導或很快就成為頭條新聞,但是也應更深入看待。他說,雖然「這些姿態是新的,甚至令一些人感到困惑,但由日益對基督忠貞促成的合一觀念發展並不是如此」。

這位神父指出,教宗牧職的另一個主要方面──他於去年十月召開有關家庭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在報導中引用的講話也被縮短至幾句,這有時導致不準確。

他向一批新聞工作者及傳媒專業人士指出,他們可能曾經聽聞、閱讀或甚至不正確地報導這次會議是「改變教會在婚姻、家庭或性倫理的訓導。但這不是真實的。它是顯示教會致力於(給予)人『教會慈母般的愛』的牧民工作,尤其當家庭生活正面臨艱難時刻及處境時」。

羅思家神父強調,任何報導指這次會議「顯示教宗被擊敗或他對會議結果感到失望」都完全不正確。在兩個星期的會議結束時,教宗認為這次聚會是「一次靈修的旅程,不是一個辯論的議事廳」。

這名神父呼籲記者閱讀會議總結後教宗的演說內容,他確認了這次會議成果是「故事中的故事」。

羅思家神父也提到教宗最近發表的《願祢受讚頌》通諭,指出「直至現在,有關環境的對話,都主要被政治、科學及經濟的語言所規範。現在,信仰的語言加入這個討論」。他又指出,當記者報導這份通諭時,他們需要「全面」介紹這份文件,它呼籲對地球及貧困人士的呼聲作出回應。

羅思家神父提醒天主教傳媒人,教宗已經宣布未來一年是「慈悲禧年」,這意味著教宗希望教會的每個人「向天主的慈悲開放自己,並尋找具體及富創意的方式實踐慈悲」。

他補充說,教宗曾經用「戰地醫院」來形容教會,當堂區反映出教會作為「戰地醫院」的形象時,它們就能活出慈悲,而這項工作也可以由天主教傳媒人完成。

來源:《天美社》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