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小六生及家長調查:
(本報訊)明愛一項有關升中學生家庭支援與其自主學習能力關係的研究顯示,家長若希望升中子女能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應讓子女感受到家庭是其堅實支援,並要以子女成長需要為選校的取向。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的升中輔導服務工作小組於本年三至五月期間,向三十四間小學的小六學生及其家長派發問卷進行調查,並以實證方法分析小六升中學生的家庭支援情況(例如子女對家庭支持自己升中的觀感、家長為子女選擇中學的目標取向及學生被安排參與課後補習班的時間)與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性,最終收回一千六百七十七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於七月五日公布。
調查指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能反映於升中學生的英文科考試成績上,而最能預測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因素即是升中學生對家庭支援的觀感及內化(家長價值)兩項因素,而非學生用於補習的時間。
研究亦發現家長選校的取向與子女成績及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有相互關係。當家長傾向以學校派位組別為目標去為子女選擇中學,如認同「子女未來的學業成就,與他將來所就讀的中學排名有很大關係」,其子女的英文科考試成績亦會傾向偏低;相反,若家長以子女的成長需要為選校目標──「我會選擇一間適合我子女能力及程度的中學」,子女自主學習(英語)能力量表的得分則趨向偏高。
而根據相關系數分析,九個與家庭因素有關的因變項如「家庭教育程度」、「家庭住戶總收入」當中,有七個與自主學習(英語)能力相關,當中以「小六升中學生家庭支援觀感量」及「內化(家長價值)量表」(得分愈高則表示學生愈能認同及內化父母對他們升中的期望及價值取向)與自主學習(英語)有最強正向關係。可見,除教育因素外,家庭支援情況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成長亦有很大影響。
工作小組相信,假如家長能以子女成長需要為選校目標;讓子女多參與不同的課餘活動;社區及學校能提供支援讓家長提升親職效能感,讓子女內化父母的正面價值觀並能令子女感到家庭的支援,都有利於升中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協助他們面對中學階段可能遇到的挑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