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之歌】晉鐸三十六周年
每年晉鐸紀念寫篇文章是傳統,今年也不例外。去年我們雖然去了東歐朝聖,可惜五虎缺一。因為「白頭輝哥」要留港照顧家中兩位老人家,他自己亦抱恙。那天我們在匈牙利的多腦河上慶祝,很想念他⋯⋯轉眼又過一年!
大家協議晉鐸五年及零年度攪大派對,乘機宣傳聖召;其他年份,低調好了。黃昏我們在堅道總堂主持六時正的共祭彌撒,在祭衣房集結期間,我剛從深水灣趕過來,閻神父打趣說:「阿關,五人當中,我們四人都缺少運動,唯獨你一人堅持,照理應該是最長命的,記緊給我們四兄弟主持最好的善別呀!」引起哄堂大笑。
神父聚首聊天,總是百無禁忌,甚麼都敢談,不把這位中外馳名的「不速之客」放在眼內。做運動固然有益身心,但必須與你自己的情緒合作,否則多多運動也未必有效。至於五人誰先往見天主,真是天曉得!然而信譽保證,任何四人一定會專心做好禮儀⋯⋯
回顧三十六年的鐸職生活,真是看盡人生百態,看透人性軟弱;當然包括自己在內。正如盧雲神父說的:「神父牧者要先受傷,才懂得治療別人。」這話說得對,那些不食人間煙火,站在道德高地的鐸友,很難明白教友的疾苦。教宗方濟各在阿根廷首都的牧民體會,是最佳佐證,給天下司鐸立的好榜樣⋯⋯
世界在變,教會也變。今天道德意識混淆不清的年代,牧者面對的壓力更大,我們有能力去回應嗎?跟隨主那穌的人最終是孤獨的,因為世界未必接納我們。舉個實例,愛爾蘭和美國通過同性婚姻法,這意味著遲早香港法律會挑戰我們的底線。這條看似「平權」的法例,一定會殺到身旁⋯⋯
在加州柏克萊念書時,也認識不少同性戀的的同學和朋友,我尊重他/她們的抉擇和生活模式;而且大家相處得非常好。但如果要違背自己良心,在聖堂內給同性戀的人士主持婚姻聖事彌撒或婚禮祝福的話,這點我就辦不到了。這與時間適應無關,而是與天主的召叫及人的家庭組成元素背道而馳,天南地北。就算給人告上法庭,裁定蔑視法律,要坐牢也在所不計⋯⋯
司鐸聖召愈來愈少是不爭事實,箇中因由可謂一匹布般長。與其一味掛心,怨天尤人,倒不如積極投入生活,每天愉快地做個好神父,多關心周邊的人。其他事,交給天主代勞好了。有人說,強制性「司鐸獨身」制度遲早讓路給自由選擇,那時困難便會迎刃而解。我倒不擔心,因為(一)相信我們五個神父有生之年都不會看到。(二)我們十分享受目前個個仍健在的現實——即未死,兼且沒有人脫下道袍,離職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