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火燃燒校牧心】回看校牧路

刊登日期
2014.04.11
作者
章顥凝

因為這個專欄,使我回想起當初加入牧民工作者行列的點滴,照顧天主分配給我的羊棧已有五年光景,這是天主給我光榮祂的機會和安排,箇中的安排相當巧妙,每次當我將入行的經歷與學生分享時,他們都樂意支持我追隨天主。

我亦樂於接受這份使命,為天主福傳效力是一份福氣,但請相信我這五年絕對不易過,當中所面對的挑戰亦不足為外人道,但全能仁慈的天主幫助我度過每次的考驗與挑戰,主的帶領使我深深地被祂的愛所包圍。祂送給我兩樣法寶,就是祈禱和愛。每當遇到困難我會找個清靜的地方祈禱,假若遇上天災人禍時更會為這些事件全校祈禱,就如經上所記載「你們甚麼也不要掛慮,只在一切事上,以懇求和祈禱,懷著感謝之心,向天主呈上你們的請求。」(斐四6

遇上難以溝通的學生要有愛,因為他們還少不更事;遇上被定為麻煩的學生更要愛,因為他們缺乏愛的力量。將所盼望的化為祈禱,將愛化為由心而發的關懷。牧民工作者要做的是,透過祈禱感染學生,使他們明白祈禱的力量;用愛關懷學生,使他們因為被愛而學懂愛人。就如德蘭修女的訓勉:Love, until it hurts(愛直至成傷)。

作為學校牧民工作者,經常要在早會或各種大小祈禱會宣講聖言,向學生講解福音的道理。但我認為還要配合和學生同行的經驗去作解說才能相得益彰。例如,持續兩年都在學校舉辦幫助食物銀行的活動,在早會向學生解說食物銀行的作用,是為幫忙流離失所的人士、低收入家庭及老人為主。活動中學生除了把乾糧等食物捐到食物銀行外,還跟隨食物銀行中心的人員將食物分給居於天橋下的人。過程中,學生相當投入,他們對義務工作的熱誠和投入使我暗自歡喜,一切付出的血汗頃刻間徹底消失。看見學生們實踐以愛還愛的精神,明白何謂善工,實踐福音的精神,體會「施予比領受更為有福」(宗二十35),相信對學生也是難得的經驗。

 

作者為天主教新民書院牧民工作者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