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
(綜合梵蒂岡電台 /新力社 /天美社訊)若望保祿二世將於四月二十七日封聖,作為他生前好友和助手的榮休教宗本篤在辭任後的首次訪問中,憶述若望保祿的聖德及對真理的追尋。
波蘭籍記者雷焦赫(W. Redzioch)近期出版《在若望保祿二世身邊》(Beside John Paul II - Friends and Collaborators Speak)一書中,收納不同有關真福的見證,其中第一篇就是本篤十六世的訪談,訪問題目是「若望保祿二世成為聖人的事實愈見明晰」,意大利一份報章三月七日選輯了部份內容。
本篤憶述,他與華迪卡樞機(真福若望保祿二世)於一九七八年選舉教宗閉門會議(選出若望保祿一世)期間首次相遇,此前他們看過彼此的文章,二人亦在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參與起草《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
談到在更早之前,華迪卡樞機一九七六年於期間為教宗保祿六世講道的風采,本篤表示已感受到對方所散發的個人魅力:「從他如何祈禱,我感覺到他與天主深深結合起來。」
本篤隨後談到若望保祿委命他為教廷信理部部長,稱他們的合作貫徹著友情,並在正式場合和私人交往中與日俱增,二人均覺得,合力解決教會問題「是件美好的事」。
本篤又憶述若望保祿二世任內的挑戰,首先是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學」。他說,拉美和歐洲的論者認為,這種神學思想支持窮人,惟這種神學思想有錯誤之處。
他解釋,解放神學「無疑是將貧窮和窮人作為中心,但卻賦以特定角度……這種思想闡明它不以提供幫助及改革為方向,卻旨在造成大動盪來促成一個新世界」。本篤擔心「基督信仰遭利用成為革命運動的發動機,變成一股政治力量」,他說:「我們必須反對那些歪曲基督信仰的事,這也正是出於愛窮人,贊成為他們服務。」
與此同時,本篤形容若望保祿在波蘭面對馬克思主義的經驗,可算是這種神學的始祖,惟他強調若望保祿的行動是建基於自己的痛苦經驗,從而肯定須為「解放」抗爭。他表示若望保祿一方面引領眾人揭穿虛假的解放,另一方面說明教會使人獲得釋放的真正召叫。
他說若望保祿在任時的其他挑戰包括「致力使人正確理解大公合一運動」和宗教交談,以及教會與科學的聯繫。
談到若望保祿所頒布的通諭,本篤指有幾份尤其重要,其中《人類救主》通諭是他對基督信仰所作的個人總結;他亦闡述《救主的使命》及《真理的光輝》兩份通諭。本篤表示,若望保祿的通諭能在人學中帶出奧妙的基礎,亦能讓聖經所描述的人類新形象變得具體。
談到教會提早開展若望保祿二世的宣福程序,本篤稱若望保祿與天主的密切關係,讓他多年來都深刻感受到其聖德。「他在艱苦中仍在這裡得到喜樂;任憑時局險惡,他以此獲得勇氣,履行職責。」本篤稱,若望保祿「不求掌聲,也從不在乎他的決定是否受歡迎。他做事均由信德和信念出發,並作好受打擊的準備」。他說:「在我眼中,堅持真理的勇氣是成聖的首要條件。只有從他與天主的關係入手,才能了解他努力不懈的牧靈工作。」他指若望保祿在牧職上永不言倦,不單從他多次的牧訪中顯示出來,也從他每天由早上彌撒至夜深的工作中可見一斑。
本篤十六世在訪談末段憶述與若望保祿間的情誼,他說:「他常有足夠理由訓斥我或撤銷我的部長職務,但卻以難以理解的忠誠及仁慈支持著我。」榮休教宗以他負責的信理部《主耶穌》宣言(Declaration Dominus Iesus)為例,稱它曾引起爭議,若望保祿卻維護這份文件,並「無條件地予以批准」。
本篤:不模仿若望保祿
作為若望保祿最親密的其一合作者,本篤表示「自己對若望保祿二世的回憶充滿感激」:「我不能,也不會試著去模仿他,但我竭盡所能去承傳他的遺產和他的工作。我肯定,他的仁厚善良至今仍陪伴著我,他的降福仍護佑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