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者談本地宗教交談

期數
3725
刊登日期
2015.07.10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7 月 12 日

(本報特稿)因應本地宗教團體對社會議題有不同表述,本地宗教人士指出宗教間的交談合作毋須過於遷就對方,亦可藉著貢獻社會這共同目標,分享彼此的共通點。

教宗方濟各在新通諭《願為祢受讚頌》當中,便提到各宗教不約而同地關注環保議題,各地宗教人士在環保和氣候議題上彼此交流合作;在香港,六宗教亦不時透過交流活動分享宗教對心靈與社會的共同關懷。談到交談原則,教區主教湯漢樞機本年初六宗教新春團賀上指出,宗教交談「既不放棄原則,也不假裝和諧;彼此見證,互相接受」。

天主教綠識傳人主席鄭生來神父早前對本報說,宗教交談有助釐清共通點,拉近彼此的工作,而宗教團體在環保方面有不少共同觀點,能透過內在價值豐富環保理念。

綠識傳人舉辦過不同活動邀請宗教人士就環境議題交流,以及在同一場合讓他們以各自方式為環保意向祈禱。鄭神父說,在氣候問題上更形迫切之際,近年宗教團體比以往「走得更近」。

有分發起「天主教素食會」的鄭神父說,素食有助減少畜牧業消耗以緩和溫室氣體,雖然各宗教對素食理念不同,但實踐上亦見行動一致:「伊斯蘭教不會殘忍屠宰牲口,佛教也奉行素食。」他說宗教與科學會在素食課題上對話,間接幫助宗教互相交談的理念。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總監衍空法師對本報說,宗教間的合作與交談是出於社會責任,例如透過宗教的內在價值能貢獻人的心靈成長與改善社會風氣,故此宗教間的相異無礙合作。

衍空法師不時與天主教神父主持交談活動,早前亦與周景勳神父以「當佛陀遇見耶穌」為題分享兩宗教理念。「心靈是最易於交談的課題,因為各宗教都關心人靈。」他指宗教團體亦一直共同關注青年成長與道德發展:「交談合作較個別宗教推廣效力更大,能給社會更強烈的立場與信息。」

談到佛學與其他思想的交談方式,研究佛學與通識科應用的衍空以佛教學校為例,指佛教學校以生活例子作介入點,讓不同宗教或未有信仰的學生思考如何解決社會問題,再以佛學及人文價值幫助青年反省現況。

本地宗教團體時有合作,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陳慎慶教授早前透過電郵回覆本報,指宗教團體若能在好些議題上達成共識,互相討論合作,有助公民社會發展。

陳慎慶指六宗教的聯合活動雖屬較鬆散的交往關係,但亦有好處:「鬆散交往關係的好處是保留各自的自主度,在能夠合作的議題便彼此合作,在不能合作的議題便各自表述。但這種合作關係亦有許多局限,例如宗教團體間缺乏互信基礎,也不會長期和深入地在某些社會議題採取共同行動。」

談到在分歧中保持立場,他表示宗教團體在政治議題上較難取得共識,「一般而言,涉及挑戰政府認受性的議題,如民主和人權,宗教團體間較難合作」。例如對於爭取普選及早前的佔領行動等議題,宗教團體在立場上的分歧正正反映各自的政治立場與取態,他說:「六宗教團體的合作有一決定因素,是社會議題會否涉及政府在政治上的認受性。如果社會議題會挑戰政府在管治上的認受性,各宗教團體在取態上會有分歧,比較難合作。反過來說,如果社會議題不涉政府在政治上的認受性,宗教團體較容易合作。」其中民生和環境,便是不涉政府認受性的議題。

至於長遠的社會責任,陳慎慶認為宗教體之間須建立互信,累積合作經驗,從民生、環境等議題開始,邁向人權和民主等議題。(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