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分享環保經驗

期數
3728
刊登日期
2015.07.31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8 月 02 日

本報訊)本地信徒分別在教會內外崗位從事培育工作,從中呼應新通諭的精神,並幫助社會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

天主教綠識傳人為回應教宗方濟各六月頒布的生態通諭《願祢受讚頌》,成立「主日學簡樸歸『真』小組」,並與教區教理中心合作,編寫以環保及大自然為題的主日學教材,帶領兒童到郊外去學習。

小組成員李潤松七月二十三日對本報說,生態通諭提醒人珍惜大地,而小組可讓兒童欣賞大自然的美麗,從小培養他們親近大自然,學習度簡樸生活。

該小組目前共有兩名成員撰寫融入生態通諭內容的教材,計劃於十二月完成六節課程,內容融入「生態通諭」,其中四節課會配合四旬期及將臨期,餘下兩節課堂擬到西貢鹽田梓進行戶外體驗,成員展望日後把教材普及至各堂區主日學。

有份編寫教材的李潤松於過去近十年從事綠色生活教育,為學生、家長、長者,以及各行業提供環境相關的培訓。「每當帶隊到戶外體驗時,內心也感到大自然與天主的關係。」她期望日後為主日學加設自然體驗的教材,藉此加強兒童的信仰培育,分享天主創造的美好。

 

信徒推動低碳營商與消費

國際環保團體「氣候組織」推動低碳營商及消費,分享低碳生活理念,該組織的大中華區項目總監羅嘉琳七月十九日在綠識傳人的研討會上,與信徒分享推動低碳生活的需要。

羅嘉琳說,民間需要鼓勵政府及商界等使用可再生能源,她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報告指出,若維持氣候變化在兩度以內,至二○三○年須有逾四成可再生能源,二○五○年應達至五成七。然而,以二○一三年的數字顯示,全球只約有二成二使用可再生能源。

她說,目前低碳技術可實現七成所需的減排工作,緩和氣候變化,例如透過低碳營商及資訊科技等方式減排,她指有大企業投資研發低碳技術及大規模應用,可以起示範作用;政府政策上的支持亦有助發展低碳技術。

天主教徒羅嘉琳認為,推動低碳不等於停止所有經濟發展,「善於推動及應用低碳能源和技術,能達到低碳未來」,她指每個人均須改變生活習慣,為地球出力:「天主白白給予人類美好的世界,也希望每人善用天主賦予的才能,在自身崗位上愛護地球」。(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