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西港島線通車
(本報訊)港鐵西港島線三月二十九日全面通車後,鐵路沿線的堂區為配合區內人流增長,計劃加強福傳;有修道人指出,堂區應多提供愛德服務,關心基層市民的生活壓力。
薄扶林的聖安多尼堂鄰近香港大學站,該堂牧民議會會長余向明二月十八日對本報說,通車之後,主日有不少外籍人士及內地遊客到聖堂參觀及參與感恩祭。
其中港鐵網站顯示,聖安多尼堂為該站地標之一。余向明說,由堂區步行至香港大學站只需五分鐘,這是個福傳機遇。
他說,堂區每年舉辦兩次大型福傳活動,現計劃未來半年鼓勵更多教徒福傳,「在堂區推動一人一福傳,先由善會開始,繼而至整個堂區」。他指通車後吸引遊人前往該區觀光,這機遇提醒教徒福傳的責任,讓更多人認識天主。
另一鄰近堅尼地城站的聖母玫瑰堂,其牧職修女麥琬淑二月二十五日表示,目前從外區到該堂的教徒人數暫未因通車而有所增加;由於西區屬老區,堂區約兩年前與明愛合辦愛心飯局,定期接觸區內基層家庭;另有信徒義工每月探訪區內的劏房戶及獨居長者,送上時令湯水及糧油食品,麥修女在探訪中得悉他們面對住屋問題。
麥修女期望有更多信徒參與愛德服務。她說有社工在愛心飯局中了解居民的生活狀況,如因社區發展所帶來的加租壓力,社工便與他們探討這方面的問題;信徒義工亦在飯局為青少年舉行宗教活動,故堂區需要更多義工支持,令更多人受惠。
明愛莫張瑞勤社區中心毗連聖母玫瑰堂,中心主任黃志鴻二月二十三日指出,西港島線雖為西區居民提供多一個交通選擇,但他對同時有十三條巴士路線將會重組及縮減感憂慮,擔心日後只依賴港鐵,會令長者出入不便。
明愛莫張瑞勤社區中心約七年前每週在石塘咀、西營盤、堅尼地城設街站,討論房屋問題,以及興建西港島線為居民或商戶所帶來的影響,黃志鴻說:「我們為街坊講解申請公屋、租務法例及權益等資訊,協助有需要家庭。」他指出,興建港鐵期間,不少居民受收購、遷拆及重建的影響,區內租金及樓價上升,亦有不少舊店舖倒閉。
「令人感到諷刺的是,西港島線通車理應可改善社區,惠及居民,現在反而令好些人因租金上升而遷離該區。」黃志鴻說。
中心二月發表調查報告,就西港島綫通車訪問了二百六十多名西區居民。結果顯示,近半受訪者不滿租金或樓價上升,三成七人對店舖改變及發展表不滿;另外,亦不滿運輸署在通車不足一個月、未經區議會同意便強行縮減十三條巴士線的班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