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梵合作環保

期數
3731
刊登日期
2015.08.21
作者
林瑞琪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8 月 23 日

中國國家主席與教宗方濟各有一項共通點,兩人都崇尚簡樸節約,而且強烈譴責社會上種種浮奢腐敗風氣;換言之,兩人都在向人們心中的貪婪及私慾宣戰。

在決心方面,兩人沒有異致;但在實踐方面,看來習主席的成效較顯著,在中國(特別是官場方面)浮奢的風氣已經有很大程度上的收歛。回看教會內部,似乎只有教宗方濟各一人在努力,儘管他撤換了德國林堡教區一位舖張浪費的教區主教,但整體上能做的革新仍有待推動。

眼見人類的貪婪及私慾氾濫已深深地威脅到人們生存所依托的地球,教宗方濟各於今年六月十八日發表《願祢受讚頌》通諭,這是任何關心地球大自然生態的人士所不能忽略的。

《願祢受讚頌》從十三世紀聖方濟亞西西所主張的人類與天主的一總創造物和諧共存入手。《願祢受讚頌》發表之後,受到西方列強的強烈批評,這更反映出通諭擊中了西方物質主義的要害。

在中國方面,習近平主席在上任後也全力推行國家的環境保護,致力改善中國的自然生態;中梵雙方在環保及地球的守護方面實在可以努力合作,以形成巨大的環球社會力量。甚至牽頭成為宗教與國際政壇之間的合作平台。

在環保方面,中國是很有發展潛質的國家,具有足夠的動員力量,政令通行,體制完整。中國在經濟及資源方面是尚在發展中,有機會避免一系列西方社會在發展過程中過度著重物質主義的謬誤。

當然,中國在改革開放方面,也曾走過不少冤枉路,有些地方是先犧牲了環境利益去換取經濟成效,到頭來要耗費更多的資源去挽救受損的生態。而且普遍人們及商界對環境保護及生態安全意識並不重視,所以動輒發生傷亡慘重的事故,最近的陝西省山陽縣的嚴重大滑坡,以及天津化工廠大爆炸,就說明了問題所在。

不過,這一切安全事故及隱患,更提醒我們要在當下立定決心,致力提高國家的生態及環保標準,確保中國能走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

現代中國擁抱的兩大思想根源是中華文化及共產主義;前者崇尚天地人的結合;後者涵蓋有深厚的人性價值,均能促使國家正視環境生態。中梵之間雖然未有外交關係,但亦不妨優先在環保方面合作,為人類及地球的福祉,攜手成為世界環保的火車頭。

說到尾,環保主要不是技術的問題,而是價值觀的問題,中華民族與天主教會在這方面,絕對有充份的交談及合作空間。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www.hkjp.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