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生硬

期數
3731
刊登日期
2015.08.21
作者
譚錦榮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8 月 23 日

 從前,人無論在生活上、或工作上都較為固定,若我們詢問一下我們的前輩,他們或許會告訴你:他們一生中只在一間公司裡工作或只光顧一或兩間食肆!這種表現一方面可能是他們長情;另一方面,亦表示了他們的忠誠。當人在面對不同程度的挑戰時,仍能保持既有的原則及態度時,他「忠誠」的潛能便能發揮出來。但是,綜觀今日的社會,人在面對生活需要、工作、團體生活時,很多時候都會從個人的角度著眼,而非以關注周遭需要為焦點。因此,當人面對不適合自己的個人價值或感受到不被重用或沒有前景的工作時,他們便希望有所轉變!從表面上看,這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若仔細反思,當個人在作選擇時,他是否有作出「明辨」?或他只是選擇自己喜歡的理由,而將一些挑戰的「忠言逆耳」置之不顧!

在今日的福音中,門徒們也面對著同樣的衝擊!他們對主耶穌所教導的,感到難以接受:「這話生硬,誰能聽得下去呢?」(若六60)因為,他們是從自己的角度看主耶穌的教導!但是,主耶穌卻挑戰他們:「如果你們看到人子昇到他先前所在的地方去,將怎樣呢?」(若六62)主耶穌要求門徒以另一個角度看整個事件,也就是以屬神的視野看天主的計劃:「使生活的是神,肉一無所用;我給你們所講論的話,就是神,就是生命。」(若六63)如此,讓我們反省一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作出選擇:我曾邀請一位剛初領聖體的男孩參加輔祭會,他的反應是:「我未有心理準備,給我一點時間!」我反問他:「你祈禱吧!看看九月份開始可以嗎?」其實,這位男孩考慮的可能是在很多選擇中其中的一個?我提議的卻是選擇天主所願意的!正如主耶穌是那從天而降,給與我們祂的身體作為永生的食糧,這要求我們一份堅定的信德。我們相信天主所給與的恩寵超越其他一切生活上的選擇、我們相信這是超越物質世界所能給與的滿足!因此,這份屬靈的渴望並不是與其他的渴望在同等的基礎上;相反地,它應超越其他人性的渴望!

可惜,今日社會的吸引實在太多!不同年齡的人,均會受不同物質慾望的束縛;因此,當屬靈及物質的價值相互糾纏時,人便很難作出選擇!若我們能嘗試提高屬靈生命的素質,將屬靈價值放在物質價值之上;那麼,我們心靈的追求便會較為明顯,困難亦會減少!然而,這份生活態度也是天主的恩寵:「除非蒙父恩賜的,誰也不能到我這裏來」(若六65)。事實上,物質世界所提倡的是「擁有」:權力、享受、權利……,強調「個人主義」;然而,靈性生命所強調的卻是「放棄」:特權、依賴、慾望……,鼓勵對主全心的信靠,謙遜地承認天主是世界的創造主,而我們只是受造物,願意將光榮歸於祂!因此,很多人可能會如同門徒一樣感到「這話生硬,誰能聽得下去呢?」(若六60)但是,請想想:天主創造我們的生命,就是為使我們享用世物的虛浮嗎?若真如此,主耶穌為甚麼要降生在世?誠然,主耶穌是以祂的真愛打動我們這血肉的心,使聖神能寓居在我們內,並藉著祂在我們的推動,讓我們能以愛回應天主的邀請。因此,這份對屬靈生命的渴求及滿全,完全是因著愛,是藉著天主聖神內在的光照而激發的愛的動力,使我們能外在地具有恩寵抗衡世俗的種種挑戰!故此,若人只以「己力」是無法克服及面對世俗的敗壞、價值的扭曲,惟有信靠上主,並以愛德作為生活的動力,才能戰勝一切阻礙,而進入與主更親密的關係,在那裏享受與主同在的溫馨及甜蜜!

雖然如此,仍有很多人離開了主耶穌:「他的門徒中有許多人退去了,不再同他往來」(若六66)。因為,追求現世生命一切感觀享受比較容易;但是,放棄這份物質的感觀享受,而追求那不可見的,亦不完全靠己力的靈性感觀而進入主的關係,相對較為困難。故此,一些門徒放棄了!當代的一些基督徒也放棄了!試想想:現在主日進堂參加彌撒的教友數目有多少?在生活中真正實踐信仰價值的教友又有多少?我們當中亦有不少退去了,實在可惜!因而,我們更應強化信眾的屬靈生命,鼓勵他們不單在教會服務,更應在生活中與主相遇,體會到只有在主內可找到生命的幸福:「主!惟你有永生的話,我們去投奔誰呢?」(若六68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