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照亮了我的生命
迷茫與失望常使人失去方向,痛苦的經驗很多時候也是揮之不去!聖經中,前往厄瑪烏的兩位門徒正處於相近的處境中:他們不明白在主耶穌身上所發生的事實究竟有甚麼意思?這也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寫照:當我們生活感到迷茫、失望時,我們在痛苦中也會問天主這些經歷有甚麼意義?他們離開傷心地,希望能找到生命的新方向,於是走向厄瑪烏。「他們彼此談論所發生的一切事」(路廿四14),希望能彼此支持,互相鼓勵。
聖史路加有關主耶穌復活的佈道上,安排了四個場景:空墳墓、厄瑪烏的旅程、在耶路撒冷的顯現、及耶穌的升天。這些敘述又連結於主耶穌的死亡及有關祂死而復活的經上記載。因此,這些敘述便成為一個連貫性的發展,為能更深入地探討有關主耶穌死而復活的事跡。
從兩位門徒對主耶穌事件的描述:「我們原指望祂就是那要拯救以色列的……」(路廿四21),我們可以了解他們對主耶穌事件的明白程度。但主耶穌的指導性問題卻檢視並修正了他們的看法:「無知的人哪!為信先知們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竟是這般遲鈍!默西亞不是必須受這些苦難,纔進入祂的光榮嗎?」(路廿四25—26)某程度上,兩位門徒當時對主耶穌的認知是正確的:祂是一位先知、能拯救以色列。因此,面對主耶穌的死亡,他們的希望是幻滅!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有類似的經驗,當我們失去所擁有時,我們的希望也幻滅了!若然,這些是物質的擁有,如真的需要,我們還可以再重新籌劃;但若是屬靈的失落,則需要天主恩寵的光照。對於屬靈的失落,很多時候與我們對天主的看法很有關係,究竟天主為你是一位怎樣的天主?法官?有求必應的「黃大仙」?祈福免禍的「救世主」?
正因為這種渴望、得失,才會使我們在屬靈上出現失落。若我們與主的關係是回應祂的愛,那麼,我們便不會有所失落,因為天主的愛永恆不息、永不挽回!「祂於是從梅瑟及眾先知開始,把全部經書論及祂的話,都給他們解釋了」(路廿四27)。兩位門徒未能認出復活主,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他們沒有對經上所載關於天主的計劃的視野,因此他們不明白天主的計劃如今在死而復活的主身上實現了的事實。這是一個多大的諷刺:兩位認不出主耶穌的門徒向復活主講論有關主復活的事實。這樣的諷刺也經常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我們指責那些關心、愛護我們的人不關心、愛護我們;我們批評那些真性情的人不識時務、卻推崇那些「買面光」的人圓滑世故……。但主耶穌卻以愛打動了他們的真心:「當祂在路上與我們談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瑪廿四32)這兩位門徒相信必定聽得如癡如醉,試問當你在痛苦失望時,有一位能如此傾心聆聽、細說端詳的人在你身旁,你怎能不動心?「請同我們一起住下罷!因為快到晚上,天已垂暮了。」(路廿四29)他們的心已被打開了,不是憑甚麼理論、目睹、而是因為天主的愛:主耶穌和他們坐下吃飯的時候,在擘餅時,他們的眼開了,認出主耶穌。這是一份愛的體驗,主耶穌走進我們的空間、與我們同行、跟隨我們的步伐,使我們能作出對等的回應:與祂同步。因此,主耶穌並不要求我們追求一些超越我們能力的屬靈層次,而是在我們生活的節奏及空間中不斷轉化,為能認出主耶穌的臨在:祂就在我們中間,照亮了我們的生命!
今日,主耶穌仍生活在我們中間,雖然,我們在生活中有不同的經驗:疾病與健康、貧窮與財富、擁有與捨棄、痛苦與享受。但這一切經驗的背後,主耶穌仍在表白祂對我們的愛。祂渴望我們能透過這些經驗生命得以成長、轉化。祂仍然以聖神的恩寵照亮我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