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大專聯會牧工陳愷芸
「以前的我沒有覺察社會的事,現在看到了,便不能視而不見。」新學期伊始,五月上任的天主教大專聯會牧民工作者陳愷芸說,她期望能與學生一起關心社會,活出信仰。
作為天主教大專聯會的牧民工作者,她會陪伴公教大專生從信仰角度,透過學生運動關心社會上受壓迫的人。她自言這個選擇是她信仰人生中的一大轉變,「我從前對政治冷感,從不談論政治,認為政治與我無關」。
陳愷芸會考時取得二十八分佳績,順利入讀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系,兩年前畢業,隨即獲一所大型製衣公司聘為見習行政人員。雖然工作理想,但她看不到工作中的人生意義:「每天只做著重複的工序,不想以後也是如此。」她為了重整人生路,於本年三月毅然辭掉工作,「從前對修讀工商管理的人有種優越感,以為有能力讀書才能修讀這科,但原來我只是隨波逐流地選擇了別人認為好的東西」。
由政治冷感到關心社會
陳愷芸回想就讀中大一年級時,她是天主教同學會的宣傳及出版幹事,與同學分享信仰與靈修,並負責聯繫其他大專信徒,但卻甚少接觸社會與信仰的議題。直至去年發生的「雨傘運動」,令她開始反思民主的重要,她在「928事件」當日遇上催淚彈,當時她感到很震撼,不斷反覆問:為何會這樣?為何政府會向市民放催淚彈?自此她開始尋求相關資訊。
她辭工後,有次返回中大參與彌撒,因而得悉大專聯會於六月舉行台灣生活體驗,她便報名參加,與此同時,快卸任的聯會牧民工作者向她提到牧工的職位空缺,她亦開始思考自己能否勝任該職務。她說,當面對前路不明時曾向天主禱告,詢問去向。「我期望日後能從事面對人的工作,明白到牧工一職能讓我接觸學生」,最後她便申請該職。
她說,台灣的旅程改變了她的信仰觀,她有機會接觸當地的學生領袖,與「太陽花學運」的青年接觸,了解公教青年的生活等,「這體驗讓我明白要深化信仰,需要作深入了解,正如雨傘運動所爭取的普選、公義等,巿民需要多加了解」。
擔任大專聯會牧民工作者後, 陳愷芸期望把個人的經驗與公教大專生分享,並藉此凝聚公教青年,一起以信仰與社會公義等角度發表意見。
就如雨傘運動的經歷,讓她明白到信徒有責任關心社會:「面對不公義,我們不能視而不見,別以為社會事務與自己無關。」現時她著手研讀社會訓導、教宗通諭等,並計劃於開學後舉辦讀書會,邀請大專生設下討論題目,透過研讀書籍、教會的社會訓導等聯繫信徒大專生。
「因著參與社會事件,拉近了我與天主的關係」,她承認面對某些不公平的事情,很多時會顯得無能為力,「但信仰卻給我力量,它指導我明辨對錯,好使我堅持下去」。她期望在新學年與公教大專生同行,彼此學習。(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