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週三家庭教理

期數
3731
刊登日期
2015.08.21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8 月 23 日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八月五日上午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七月份短暫休假後,教宗在這場公開接見中繼續省思家庭的主題,談到受傷的家庭。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在這次要理講授中,我們繼續省思家庭。上一次我談到夫妻之間不理解所導致的受傷家庭,今天我打算把注意力放在另一個情況上:我們該怎樣呵護那些在婚姻不可挽回的失敗後,再次走入新的結合的人。

教會清楚知道這種狀況有違基督徒的聖事。然而,她的教導目光始終從一顆慈母之心中汲取養份;這顆受到聖神啟發的心,總是尋求人類的福祉和得救。這就是為甚麼教會「出於真理之愛」,感到有責任「仔細分辨情況」。聖若望保祿二世在《家庭團體》勸諭中如此寫道(84號),並列舉出遭受遺棄者和引發離異者之間的區別。

此外,當我們用幼小子女的眼睛、用兒童的眼睛觀察這些新的結合時,還會看到我們的團體迫切需要學會真正地接納生活在這種狀況中的人。信仰團體的姿態、言語及行為應常常留意人,留意兒童,這很重要。兒童在這些情況中受苦最大。另一方面,若我們把這些父母親擋在信仰團體生活之外,把他們當作受到絕罰的人,那我們如何勸勉他們教育子女善度基督信仰生活,做子女令人信服及實際踐行的信仰表率呢?必須設法不要再增添這些子女的負擔,他們在這種情況中已經不得不承受沉重的包袱了!不幸的是,這些兒童和孩子的數目的確很多。必須讓他們感受到教會如同關懷眾人的母親,始終樂意聆聽並與人會晤,這很重要。

實際上,這數十年來,教會並非麻木不仁,也未怠惰。牧人們在我幾位前任指導和證實下進行的深入研究,使教會的意識大幅提高,懂得了需要本著愛和真理,友善並殷勤地接納在婚姻聖事失敗後又建立新生活的信友。實際上,這些人完全沒有受絕罰,他們沒有被逐出教會!他們絕對沒有被如此看待:他們始終屬於教會。

本篤十六世教宗關於這個問題發表了講話,他勉勵仔細分辨情況、給予明智的牧靈陪伴,要知道不存在「簡單的處方」。(第七屆世界家庭大會上的講話,米蘭,二O一二年六月二日,回答5)。

我的前任牧人們總是邀請教會團體公開且一致地表明樂意接納及鼓勵他們,好讓他們藉著祈禱、聆聽天主聖言、經常參加教會禮儀、向子女傳授基督信仰、行愛德及服事窮人、致力於正義與和平,更加活出並增進對基督和教會的歸屬感。

耶穌善牧的聖經圖像(若十11—18)概括了耶穌從天父那裡領受的使命: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教會應效法這種態度,如同母親那樣接納自己的子女,為他們捨掉自己的性命。「教會蒙召成為天父門庭大開的家園」。不可留下一扇關閉的門!一扇關閉的門都不可有!「每個人都可在某方面參與教會的生活,每個人都可成為團體的一分子。教會是天父的家,那裡總有容人之處,不管他們身上帶著甚麼包袱」(《福音的喜樂》47號)。

同樣地,所有基督徒都蒙召效法耶穌善牧。基督徒家庭尤其可以與祂合作,照顧受傷的家庭,在團體的信仰生活中予以陪伴。每個人都要善盡其職,採取善牧的態度。善牧認識自己的每隻羊,不將任何一隻羊排除在祂無止境的愛之外。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