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信仰 信仰生活──
「生活就是信仰,信仰就是我們的生活。」「思定劇社」於八月二十八至三十日公演的懷舊歌舞劇《香江歲月情》要帶出的正正是這個信念。
《香》劇描劃出兩位各有不同生活態度的主角──炮仗及亞輝,從六十年代物資匱乏但互助互愛的香港一路走到九十年代、物質富裕卻人情漸趨冷漠的社會期間心態上的轉變。原本玩世不恭、漫無目的地生活的炮仗最終發現自己當行的路——回應聖召;而一直以助人為先這信念去生活的亞輝,卻愈來愈迷失……
亞輝說,香港這地方已變得陌生;這可會是今天獅子山下的你我也有著的感歎?
歲月巨輪推進這縱向幅度無疑是令炮仗及亞輝「尋得信仰」或「迷失生活」的因素,但我以為劇中人與人的橫向關係、相遇交織,才是令兩人轉變的原因──炮仗遇上心儀女孩亞珊,後者突然的死亡及所留下遺物激發他去尋找活著的意義;而亞輝原來是透過不斷幫助人去作為贖罪之途,他一直活於幼年時連累另一男孩餓死的陰霾中。
此劇令我想起《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書中主角艾迪死後,在天堂重遇曾在生命不同階段中遇上的人;他赫然發現,每個相遇皆並非偶然。這些人的出現是要艾迪在生命課堂上學會犧牲、寬恕、愛,及活著的意義。
而男孩、亞珊的出現,就是要成為亞輝及炮仗的生命導師;天主派遣不同的人在每人生命道路上「授課」,將你塑造成「今天的你」。
不禁自問,又有哪些人在我的生命中烙下印記?很多……摯愛母親讓我知道「生命不在乎長度,而在乎其寬度」,她離世七年,但留給眾人不滅的美好回憶;朋友的親人被殺,朋友的經歷教曉我,要將每個相聚也當成最後一次般去珍惜,因為你不會知道還有沒有機會說「再見」。
聖人如奧思定,年輕時也曾是不羈浪子,但他的母親聖莫尼加始終不離不棄;也許,仍在十字路口徘徊、未尋著人生意義的人,只是未發現身邊的莫尼加。
人生,就是要迎著歲月巨輪,切切實實地走一回,以箇中的酸甜苦辣經歷去總結出自己所相信、所堅持。以前獅子山下的歲月確令人緬懷,但炮仗的一句話教我印象深刻:「這個(曾經)最美的年代永遠是屬於我們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帶着前人的祝福及美好回憶,活在當下;偶爾迷失時,也不妨先休息一下,在最無力時倚靠天主所給予的力量,重新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