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讀寫能力訓練:及早介入

期數
3735
刊登日期
2015.09.18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9 月 20 日

讀寫障礙是特殊學習困難中最常見的一種,影響全港約百分之十的小學生。讀寫障礙患者雖然智力正常,但因先天腦部功能缺陷,導致在閱讀及書寫上有困難。患者一般會經常寫錯字(包括錯寫筆劃、增減筆劃、調亂部件等)、讀錯字、跳讀單字或整行文字、混淆字型或讀音相似的字等。由於他們在讀寫方面的能力較弱,他們會較沒動機學習語文(例如不願朗讀文章、懶於書寫等),甚至連要多用文字理解或作答的科目也會受影響(例如常識科)。

一般來說,礙於評估工具的限制及學習經歷的不同,在小一之前兒童都不會被診斷為讀寫障礙。可是,實際上在學前階段,潛在有讀寫障礙的兒童已有一定的特徵,例如他們學習新詞彙和兒歌的能力會較一般同齡兒童弱,語言發展亦會較遲(International Dyslexia Association, 2009)教師和家長若留意到個別兒童出現以上的困難,就應尋求適當的支援。

隨著年齡增長,學科對語文的要求會愈來愈高,讀寫障礙對兒童學習的影響亦會愈來愈廣泛,愈早介入支援似乎對有讀寫障礙的兒童愈有幫助。相關研究亦大多支持這個說法。例如,Foorman等學者(1997)發現,在小學一年級開始輔導有讀寫障礙的學童,效果比在三至五年級才開始輔導好接近一倍,比在更高年級才開始輔導更是好上幾倍。研究亦發現,及早介入對潛在而未診斷有讀寫障礙的兒童亦有幫助。例如,Lesaux及Siegel(2003)發現,在學前階段開始對潛在有讀寫障礙的兒童提供適當的支援,能將在二年級診斷為有讀寫障礙的學童人數大幅減低。而美國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中心(NICHD, 2003)則發現,在四年級才開始輔導讀寫障礙學生,比起在學前階段開始輔導須多花四倍教學時間,才能達致相同的效果。

愈早介入,愈能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突破障礙。明愛樂融兒童成長專業支援服務為有讀寫障礙的兒童提供初步甄別評估,藉小組及個別訓練、家長諮詢、老師培訓等支援服務,能有效地鞏固兒童在早期語文學習須掌握的重要概念及知識(例如語素意識、字型結構知識等),減少他們在日後學習上會遇到的困難,讓他們快樂地成長。

 

  • 明愛樂融兒童成長專業支援服務,電話28664694
  • 明愛康復服務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