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黑雞的故事
早前,筆者在澳洲墨爾本進行精神科醫學培訓時,聆聽一位護士讀出病人的病歷,其中一名來自東南亞的病人患上精神分裂症,說自己飲了一些家人做的雞湯,以取其療效,澳洲籍護士從未聽過那雞的種類,於是形容牠為Black Chicken,其他職員聽到這Black Chicken的名字,都摸不着頭腦,有職員甚至懷疑病人因精神病而說話語無倫次。
其實所謂的Black Chicken,就是我們有時用來煲湯的烏雞。烏雞又稱為竹絲雞或烏骨雞,英文稱為Silkie,是中國江西省泰和縣武山的雜食家養雞,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另外也曾有人說牠來自印度或印尼爪哇。烏雞的模樣,跟普通雞有很大分別,個子較矮,雞頭較小,腳較短,每隻腳有五隻腳趾,眼、喙、腳、皮膚、肌肉、內臟和骨頭都是黑色的,黑色跟基因有關,而羽毛是非典型蓬鬆的,像絲質一樣,顏色可有不同,如黑、白,灰、藍、棕和喑黃色。另外,烏雞比普通雞的性情較平靜。
飼養烏雞的地方武山,有多種礦物質的泉水,天然環境優良,因此烏雞吸收了那裏的精華,比普通雞較細嫩,營養價值較高,例如有含量較高的蛋白質、維生素B2、維生素E、鈉、鉀、磷、鐵,又有多種氨基酸。但是,牠的膽固醇和脂肪量則較少。
另外,烏雞比普通雞的藥效更高,是中國著名的藥用珍禽。在中國的歷史上,明代的《本草綱目》已記載,烏雞可用作婦科病的滋養品。另外,烏雞也有補虛勞、強筋骨和養身功效。一直以來,中國人視燉雞湯為有療效的,以烏雞來煮湯的方法有很多,最理想是連骨以文火慢燉,例如人蔘烏雞湯:將蒸過的人蔘放入雞腹中做湯;另外也可用黑木耳加金針菜、紅豆、紅棗加杞子加生薑等不同方法做湯。除了中國菜式用烏雞為食材外,現在有不少亞洲國家,也應用烏雞做菜,例如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日本和韓國等,有不同的煮法,例如清湯烏雞、燴烏雞、咖哩烏雞等。
那精神病患者的家人,想以烏雞湯來調理患者的身體,以控制他的幻覺和妄想,最後病情沒有進展,可見烏雞湯在這方面應該沒有多少療效的,所以最後患者需要接受精神科藥物的治療。
•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