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啞然失笑

期數
3733
刊登日期
2015.09.04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9 月 06 日

幾年前,我有本小書在內地頗叫座。有讀者在網上為文,說在書店翻此書感覺很好,買來本打算在乘機時欣賞,豈知讀完才覺給損了一頓。看他上文下理,並無反感,我不禁啞然失笑:這些年我不住在寫,只不過是人活久了書讀多了,難免有些許頓悟。寫下來,只有如左腦寫給右腦看,好把認知理順;印出來,若天邊還有人同感,也算通個訊息,彼此消除一點孤寂感;從沒想損著任何人的牙眼,令人「貼錢買難受」,唯有說聲對不起。我在這小書上說了許多由巴赫到畢加索,由書法上的二王到山水畫的四王的軼事,以說明經得起時光考驗的藝與文到底是怎麼回事,對一向只識流行曲及肥皂劇的人,也許給開了眼界。為好些想尋求這世道是怎麼回事,人該怎麼活的人算是打氣,為坐井觀天者算是開竅。若有讀者對我的書錯愛,並非我有甚麼學問文采,我不過是塊匠人棄而不用的頑石,有束從來就普照歷史的光照亮這微不足道的身軀,也折射到別人身上,偶有所得,不是這平凡頑石的本事,一切其實是那光在起作用。文化人的角色,從來就如此這般。當然,也有人讀了,不知怎地,恨得咬牙切齒,說得出來的理由大概一是看不懂,二是瞧不慣作者那副知識精英咀臉。我讀罷也唯有啞然失笑:讀不懂,也不想懂,與人何干?此書既不是閣下那杯茶,那就不買不讀好了,世上哪個作者有責任讓所有人讀懂或認同?我從不以為自家是甚麼精英,若我談文化言必稱莫扎特康德李白杜甫,便傷害了某類世俗文化鐵桿粉絲的自尊心,蘿蔔白菜各有所好,這兒當年蕭芳芳和陳寶珠的粉絲每在戲院開戰,直到如今,誰有閒情給她們一分是非高下?

也是在幾年前,我有本小書在內地出版,說的是一位外星小孩子來地球找智慧,尋訪了蘇格拉底、孔子、耶穌和釋迦牟尼的故事。有位聽來挺有學問的人不知從哪兒翻到我的電話,從山東打來質問我為何談釋迦不說某些佛門要理,是歪曲佛陀,誤人子弟云云。我說,我的書談的是釋迦本人的經歷和思想,並不涉及後來佛教各派教義;而這書曾給內地宗教局審查,一字不改地通過,所談到的,全是國際學術界已無爭論的看法,經得起持任何信仰者或無神論者盤詰。那人道:你別拿國際學術界說事,佛教只有我們中國人才懂,外國人懂甚麼?我問:釋迦不是外國人麼?那人生氣了,罵罵咧咧的把電話摔掉,我也唯有啞然失笑。

寫書有如在人前站出來說話。單是出頭本身,也許已惹惱了某些人,何況若幾何定理觸犯了誰的利益,說不定也有人要推翻,給人莫名其妙地月旦便在所難免。但只要你知道自家在做甚麼,背靠的又是甚麼,便可泰然。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