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藻大學慶祝金禧

期數
3739
刊登日期
2015.10.16
主曆
主曆 2015 年 10 月 18 日

(天亞社訊)台灣高雄文藻外語大學為慶祝建校五十周年舉辦研討會,探討天主教教育的使命與社會發展的責任,尤其關注教育對移民的助益,讓台灣及國際社會了解及宣揚教會的理念。

名為「天主教教育宣言公佈50周年暨天主教大學憲章公布25周年」研討會於十月二日舉行,由文藻大學和輔仁大學主辦。

文藻大學周守民校長致開幕辭說,建校五十年的禧年正式開始,聖吳甦樂羅馬聯合會的教育理念對社會弱勢、生態保護都包含在內,願在場的天主教教育者,做光做鹽。

在探討教育的環節,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榮休教授關信基主講「天主教教育在現代社會的使命與社會責任」。他表示,天主教教育是追隨耶穌基督的教育典範,目的是創造一個生活性的學習環境,讓青年學子從社會俗化的沉淪中解放出來,從科技和價值觀的挑戰中救贖出來。

這位天主教徒指出,香港有愈來愈多學生自殺,是因年輕人感受不到希望,學校和老師有責任提供充滿希望與仁愛的學習環境。他說,今天的教育危機是很難建立關係,即使圖書館再好也不如老師知道年輕人怎麼想重要,如何建立關係才是當務之急。

他說:「大學需要很大覺醒,集中資源營造有人情味的關係,進入每個生活細節,創造一種關係,讓生活在其間的學生自我改善,自我承擔,畢業前能整合過去所學的,畢業後要開放,要追求自己的答案。」

輔仁大學校牧賴効忠神父的專題演講為「天主教教育宣言暨天主教大學憲章對現代高等教育的啟示」。他說一九六五年的宣言和九零年的憲章共同特性是找到一個確定、穩定的依據,「到底耶穌基督說了甚麼?做了甚麼?他有甚麼指示?好讓所有天主教辦學單位有了安身立命的依據和方向」。

賴神父說,大學的終極目的是與神的關係。「當年教宗請本篤會來華辦輔仁大學,是因本篤會隱修院保存了教會的核心價值,耶穌與門徒是師徒關係,生命的分享。」

他指受教權是人的天賦權利,過程中有人陪伴引導,教育使人達到圓滿。

天主教新事社會服務中心主任韋薇修女二十年來特別關注原住民就業、移工和新住民權益。她指許多移工想學中文,她就與輔大中文系試辦課程,沒想到大受歡迎,愈辦規模愈大。而且移工學會說寫中文,回國後都能在當地台商那裡找到高薪工作。輔大志工在教中文和服務過程中,也發展了領導能力,兩者相互受益。

韋修女與另一講者內政部移民署謝文忠博士都認為,要改變社會對移民和移工的偏見,教育是最好的方式;天主教大學以福音為本,是社會的良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