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團結捍衛院校自主 維護學術自由
港大校委會早前否決任命陳文敏教授為副校長後,風波未完,目前已經發展成院校學生對大學條例的不滿。聯合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委員會於一九九九年就受教育的權利(《公約》第十三條)發表的一般性意見指出:「為了享受學術自由,必須實現高等教育機構的自主。自主就是高等教育機構對涉及其學術工作、標準、管理和相關活動的有效決策進行必要的自治的程度。但是,自治必須與公共責任制度掛鈎,由國家提供資金的活動更是這樣。鑒於對高等教育投下的大量公共資金,必須在機構自主和管理責任之間找到一個適當的平衡點。當前固然沒有一個單一的模式可供遵循,但是機構安排應該做到公平、公正和平等,並且盡量做到透明和民主參與。」
對於公眾質疑他干預港大副校長時,行政長官梁振英於今年初回應時表示自己「完全根據有關的大學條例來履行我的職責。」所謂的大學條例,除了賦予行政長官權力出任校監之外,他亦可以直接任命院校的校董會席位。傳統上這些任命都是禮儀性的,但回歸以來,已經不止一次出現行政長官干預大學校政事件。於二○○○年,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就曾以校董身份,透過當時香港大學校長鄭耀宗及副校長黃紹倫作為傳話人,向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施壓,要求他停止有關行政長官及政府的民意調查,引起社會極大迴響。
過往的港督對於校監的職位和權力都是擁而不用。但很明顯,回歸後的行政長官卻視之為實權,並且有權必用。除了涉嫌干預港大任命副校一事外,最近,政府又再委任曾要求解散嶺南大學學生會的前律師會會長何君堯任該校校董,校董委任名單亦包括在佔領運動期間協助小巴商會申請禁制令,而且親中政黨色彩極濃的陳曼琪。有評論就指出,何、陳兩人對專上教育並無往績,但二人為公眾熟識,只是基於他們和社會運動的對立和出位的言行。學生團體亦質疑這只是政治分贓行為。而作為大學校監的梁振英,明知故犯,仍然選擇委任兩人加入校董會,亦令人懷疑特首是在挑起事端,製造內鬥。
令人在失望中見到希望的,是我們見到各院校的同學不甘繼續受壓,亦沒有因為去年佔領運動而被打擊分化,反而他們團結起來,組織院校公投,要求廢除行政長官出任校監,以及調整校董會組成。學生們雖然無權無勢,他們可以做的事似乎亦很有限,修改大學法例要在立法會通過。但他們仍然堅決地為了院校自主和學術自由繼續抗爭,這份精神值得我們尊敬。
回想當年教區和陳日君樞機,竭盡所能反對校本條例,雖則最後在法庭上敗訴,但樞機仍然選擇以最強烈的禁食行動去抗議。為的只是要維護和捍衛教會的辦學理念。當年陳樞機在禁食開始前,發給傳媒的信中向我們作出鼓勵,雖然悲哀,但不要絕望。「我們悲哀,但不絕望,上主是歷史的主宰,我們把一切憂慮放在祂身上,祂會照顧我們。願祂藉着支持我們教育理念的教育人士、教友或非教友,使在還掛著天主教名字的學校裡的青少年們還能得到這真的天主教教育,明白而追求人生的真正目標,也幫助社會上人人都能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人生。」
只要我們不放棄,這片土地仍然是充滿希望的。
正義和平委員會 www.hkj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