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仁愛會為守信仰
(天亞社訊)仁愛傳教女修會已決定關閉其在印度的領養中心,指當局的新準則將允許非傳統家庭領養孩子,有違教會的想法。
由真福德蘭修女成立的仁愛會在印度營運多家孤兒院,其中十八個兒童領養中心獲政府認可。然而,現任總會長普雷馬修女(M. Prema)表示,她們不想在印度營運這些中心了。
這位德蘭修女第二任繼承人十月十一日對天亞社說:「尋求政府終止領養中心認可申請的決定只適用於印度。」
修會發言人(S. Kumar)十日發聲明指,修會加爾各答總部得悉要遵行由聯邦婦女與兒童發展部確定的領養兒童新準則後,修女們「自願」做出該決定。
聲明說:「如果我們繼續德蘭修女的工作,但又須跟從準則的所有規定,這對我們來說是困難的。」
政府定新準則
容許非傳統家庭領養
七月份頒布的準則旨在規範全國的領養工作,它要求所有領養申請及手續須在網上完成,並按領養人申請時的年紀排序。
該準則表示,單身女性有資格收養任何性別的孩子,但單身男性卻沒有資格收養女童。它還指出,應給予家長有機會查看最多六名兒童的照片、研究及醫療檢查報告。
主教團副秘書直言
條款存在基本問題
印度主教團副秘書長欽納延神父(J. Chinnayan)表示,這些條款有基本問題。
他說,第一項條款或意味著有同性戀關係的未婚成人、同居夫婦、離婚或分居者亦可以收養孩子。這與教會有關家庭和育兒的思想相左。而且那些希望收養的人可從最多六名孩子中挑選,這「侵犯孩子尊嚴」。
他說:「主教們贊同仁愛會的決定。」並補充,教會當局將與律師討論這個問題,以發現更多相關的影響和減低其影響力的方法。
據政府的中央領養資源管理處顯示,二O一四年四月至一五年三月,印度有近四千宗國內領養。
普雷馬修女無法具體列出修會每年收養的棄嬰人數,但表示修會有三分之一的領養來自印度。
仁愛會的聲明表示,修女在她們所有的機構中,「將繼續全身心為未婚媽媽、營養不良的兒童和殘疾兒童提供免費服務。不論其種族、信仰和宗教」。
普雷馬修女對天亞社說,修女們沒有決定受照顧的孩子的未來,但會「照顧殘疾兒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