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樞機聯署教宗
(綜天亞社編譯 /天美社訊)十三名樞機在世界主教代表會議開幕當日致函教宗方濟各,質疑他採取或批准的會議安排和規程。教廷發言人隆巴爾迪神父(Ferderico Lombardi)十月十三日表示關注到這封私人信件,並強調會議順利進行。
隆巴爾迪引述有份呈遞信函予教宗的佩爾樞機(G. Pell)指出,此信內容及聯署名單本屬保密。對於該信函質疑會議安排,他指本屆主教會議致力做到最好,同時這有賴神長的參與,他們會緊密合作讓會議順舉行,整體氣氛亦見正面。
有份聯署的樞機在信中表示「關注」會議兩項重要範疇,而且聲稱和其他與會神長分享過:他們認為會議的基本文件或《工作文件》不充分,此外,他們也指控會議程序「導致預定結論」。
該信在送給教宗後一周,梵蒂岡觀察家馬吉斯特(S. Magister)在羅馬公布。他素來對這位教宗的方向並不一致,還有他因涉嫌提早公開通諭《願祢受讚頌》而被教廷新聞室沒收記者證。
馬吉斯特十月十二日公布該信全文和十三位他聲稱有份聯署的樞機名單。
然而在數小時內,先後有四位樞機公開否認有份聯署,他們包括,匈牙利的艾爾多(P. Erdo)、意大利的皮亞琴扎(M. Piacenza)和斯科拉(A. Scola),還有法國的雲特-托雷斯(A. Vingt-Trois)四位樞機。
耶穌會雜誌《美國》的消息來源表示,確實有十三名樞機聯署,包括美國的弟納爾多(D. DiNardo)和杜蘭(T. Dolan)、肯雅的恩朱(J. Njue)、墨西哥的里偉拉(N. Rivera)、意大利的斯格雷恰(E. Sgreccia)和卡法拿(C. Caffarra)、澳洲的佩爾、加拿大的科林斯(T. Collins)、荷蘭的艾克(W. Eijk)、德國的穆勒(G. Ludwig Muller)、幾內亞的薩拉(R. Sarah)、委內瑞拉的薩維諾(J. U. Savino)、以及南非的納皮爾(W. F. Napier)。
這些樞機在信中表示,有些人考慮到「會議程序缺乏開放和真正的共事合議」。他們指出「沒有命題和其相關討論,投票似乎不鼓勵公開辯論」,並且要求恢復「由整個主教會議為各項命題投票」的程序。
這十三位樞機也是本屆會議的與會者,他們質疑那個由十位來自各大洲的成員所組成的特別委員會產生辦法,該委員會由教宗設立,負責起草最後文件。他們說,「缺乏與會神長的參與」,「製造了可見的不安。委員會成員是委任的,不是被選出來的,沒有協商」。
樞機們又表示「關注新的會議規程並非真正體現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的傳統精神和目的」,並且稱「部份與會神長感到新規程似乎設計成協助在重大爭議的問題上,達致可預定的結果」。
他們說,「最後,而且也許是最迫切的」,各位與會神長已表達了「關注一個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旨在解決重要的牧靈事宜——重振婚姻與家庭的尊嚴——或會被離婚再婚者領聖體的神學 /教義議題所主導」。
佩爾樞機十二日對《天新社》說:「聯署名單是有誤的,它的內容也是。我不確切知道他們做過甚麼。或許他們把錯誤的名字簽到錯誤的文本上。」他續說,「我不是游說的領袖,我只是個信差。」
佩爾的發言人十二日發出聲明,指在主教會議上大部份議題都獲得認同,「有些分歧是因為少數希望改變在正確處置必須領受聖體的教會訓導」,並說:「明顯地,沒有可能改變這教理。」
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秘書長巴爾迪塞里(L. Baldisseri)樞機澄清程序時表示,他回顧過去的主教會議,它們的最後文件都是由三至四位成員草擬,但方濟各在二○一四年決定擴大這些小組。
方濟各確認本屆會議的程序,他解釋去年的非常務會議沒有挑戰教會在婚姻與家庭的訓導,而且是次會議也不會辯論這題目。
來源:《美國》、《天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