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殺率持續十年下降
香港自殺率持續十年下降 港大與明愛呼籲協助受困者
(本報特稿) 香港大學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新近公布的本地自殺數據統計,發現自殺率於過去逾十年持續下降;中心與明愛等機構呼籲各界合作推動預防自殺工作,讓有自殺念頭的人士盡早獲得幫助。
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聯同香港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香港小童群益會於九月九日(「世界預防自殺日」前夕),合辦「伸出援手燃亮生命」新聞發布會。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下稱中心)發現,二O一四年香港每十二萬人當中,有八點六人死於自殺,而自二OO三年以來,自殺率逾十年持續下降。
該中心總監葉兆輝教授會上表示,自殺率的下降引證社會在預防自殺方面的努力,這包括近年政府及社會各團體開展新的外展工作,主動向有需要人士伸出援手,並與社區各 持分者保持溝通,共同商討、執行預防自殺的策略。他指出,過去十二年來香港就有關自殺預防的實證研究逐年增加,顯示出知識積累有助於改善預防工作。
該中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二○一四年的《全球預防自殺報告》指出,全球每十萬人中有十一點四人自殺,而香港的標準化自殺率已連續四年低於這個數字。
對比亞洲區其他發達國家如日本、韓國等,香港的標準化自殺率已較低;對比西方發達國家,香港的標準化自殺率低於美國、澳洲,但卻高於英國。
另外,中心指死因庭於去年錄得五宗在港發生的十五歲以下少年自殺個案,較前兩年略有增加。該中心檢閱以上個案的死亡調查文件,發現這些少年在事前受情緒困擾,但這些困擾或自殺意念鮮有被其親友察覺。
上述情況顯示部份青少年及其家長、教師的表達溝通不夠順暢,故此中心呼籲社會團體支援青少年家庭時,須加強在相關的表達溝通及解難技巧。
發布會上,兩名曾想過自殺及曾經自殘的青年分享心路歷程,其中青年阿浩(化名)兩年前瀏覽網絡論壇時,看到由明愛社工發放有關精神健康、情緒病的諮詢服務,他遂主動聯繫該服務,從中得到社工協助。
香港明愛社工王樂文指出,他們透過網上外展工作,結合線上遊戲設計團體活動,能吸引愛打機的青年走出封閉的空間。
另一青年弘樹(化名)四年前在網上寫部落格時表達自己的情緒困擾,因而被香港小童群益的外展社工在網上發現並主動聯繫他,社工遂與弘樹傾談直至能相約他接受服務。
此外,有服務他們的社工表示,傳統的外展服務較難接觸這類青年,須採用新的方式。(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