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火燃荊】真誠的信賴

期數
3742
刊登日期
2015.11.06
作者
譚錦榮
主曆
主曆 2015 年 11 月 08 日

今日世界貧富之間的兩極化相當嚴重,有不少的「富二代」以相當浮跨的方式展現他們的財富及所享有的特權。可惜,浮華背後,可能帶來的卻是心靈的空虛、或一份不能滿足的虛假渴望!那麼,心靈的真正渴望又是甚麼?它如何能使我們得到豐盛的生命?

在本主日的福音中,主耶穌嚴厲地指責經師:「他們吞沒了寡婦的家產,而以長久的祈禱作掩飾:這些人必要遭受更嚴重的處罰」(谷十二40)。這裏,主耶穌指責經師們以自身的特權而利用其他人,使自己享用這份虛榮!在舊約時代,經師是禁止接受人付款給他們的教導,他們只接受個人奉獻而維生。因此,資助經師便被視為一項虔誠的立功行為。但是,經師卻錯誤地利用了自己身份的需要,將一份善功變成一份壓榨。主耶穌指責他們如同祂早前指責人將天主的殿宇變成賊窩一樣:「經上記載:『我的殿宇將稱為萬民的祈禱之所』麼?你們竟把它作成了賊窩!」(谷十一17)然而,寡婦在當時社會上是最弱勢的一群,因為她們沒有固定收入,故她們需要特別的關懷及照顧。但是,經師為了掩飾他們的騙人活動,卻做出了一些如同空殼般的外表虔誠!其實,問題並不在於祈禱的長短,而是因為他們將這些行動的焦點放在人身上,而非放在天主!他們只為掩飾,而非真心的祈禱!讓我們反省一下我們對周遭兄弟姊妹的需要是否作出適當的回應?我們會否只追求個人的利益而忘記了應有的態度是回應天主對我們的愛?

當教宗方濟各頒布「慈悲禧年」詔書時,他強調我們應該注重「神哀矜」及「形哀矜」,除了為這些孤獨者、憂傷者、受酷刑者、流離失所者、受壓迫者、忍饑受餓者祈禱之外,我們還需以實際行動關心及支援他們!若我們未能以具體行動配合我們的祈禱,我們仍未能完全活出信仰深層的意義!誠然,近年教區非常強調堂區對窮人及有需要者的關懷,若只著重成效而忘記了將主耶穌的愛帶給有需要的兄弟姊妹;那麼,教會便會形同一個社福機構。若然如此,教會更未能真正地將天父慈悲的面容顯示給眾人!然而,我們如何能讓這些接受我們服務的兄弟姊妹,體會到主耶穌的臨在呢?

主耶穌在窮寡婦的捐獻的經驗上,讓我們如何體會到祂臨在的經驗?這個窮寡婦「投了兩個小錢,即一文銅錢的四分之一」(谷十二42)。這兩個小錢為銀庫的收入實在可有可無,為何主耶穌稱讚她:「這個窮寡婦比所有向銀庫投錢的人,投的更多」(谷十二43)?因為主耶穌所注視的並不是事件的實效,而是處事的動機:「因為眾人都拿他們所餘的來投;但這寡婦卻由自己的不足中,把所有的一切,全部的生活費,都投上了」(谷十二44)。因為,從事效來看,兩個小錢為銀庫起不了很大的作用;但這兩個小錢卻是這個窮寡婦全部的生活費。因此,主耶穌看出這位窮寡婦內心對天父的完全信賴,她將整個生命交托於上主。如此,從她的信德中,我們體會到她與上主的關係:她深信天父的慷慨,祂必會從自己的貧乏中賜給她所需要的恩寵!這正是天主的仁慈而慷慨施恩,賜給我們主耶穌,為使我們藉著祂愛的犧牲而得到新生命!她是「窮人」的典範,正如福音所引述:「你們貧窮的是有福的,因為天主的國是你們的」(路六20),因為她的寶藏不是地上的財富及擁有,而是在恩寵中與主的共融。

為何這位窮寡婦有這麼大的信德?其實,她所處的環境已經讓她養成一份謙遜的精神:她知道自己的生活必然地需要依靠別人的支援;同時,她亦深信貧窮及缺乏並非生活的末路。從這些衝擊中,使她全心信靠天主,她深信當一切交付給天父後,天父自會照料及安排!試想想:若我們所做的一切只為個人的建基立業、為召集一群支持者及愛護者前呼後擁、為享受生活的安逸;那麼,生命的焦點便會轉向內在而非聚焦於主耶穌基督。

因此,窮寡婦的完全捨棄、真誠的信賴,便成為我們在信德成長學習的榜樣,她經驗了天主臨在於她的內心,並將一切視為不重要,且將她僅餘的所有,奉獻給天主!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