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自己

期數
3742
刊登日期
2015.11.06
作者
阮金山
主曆
主曆 2015 年 11 月 08 日

我生於一個傳統公教家庭,就好像越南所有的公教家庭,每一個成員在嬰孩時期便領洗,以後在家庭和堂區內接受天主教的信仰培育。由於我沒有機會在天主教學校讀書,打從孩提開始,在家庭或堂區的彌撒,在上主日學及參與各式各樣的活動時,我已被提醒︰「你要在學校內生活出一個真正的基督徒,為非教徒的學生作榜樣,使他們看到你是一個天主教徒,也把天主恩賜的喜樂與他們分享。」

或許,聖召的種子就是這樣在心中發芽。不過,我問自己:我是誰?我能夠做這麼偉大的工作嗎?加上家庭的經濟不好,更使我沒有信心向家人表達自己的聖召。我把青春努力地放在讀書及以後數年間的工作。當工作總算穩定下來,我已過廿五歲。這時的我,在人格和信仰上,都通過人際關係和工作的挑戰得以成長,我的代父也在這時邀請我參加道明會第三會。在活動以及聚會祈禱中,我找到內心的平安和喜樂,但我覺得還欠缺了某種東西,那就是勇氣:有勇氣與我的同事分享我所得到的鴻福。

因著朋友的關係,我有機會接觸到在修會擔任培育的神父,並在修院過了一夜。當時,我曾被警告「如留過夜第三次,我會被捉留在修會」呢!通過探訪修會,我重新經驗到主耶穌被派來到這世界,與人相聚的喜悅。這經驗因忙碌的工作,還有因只顧追求個人生活理想而長時間被忘記了。不過,天主是仁慈的,當我還站著不動時,天主已伸手工作,像一個家主,約在第十一時辰,他又出去,看見還有些人站在那裡,就對他們說:為甚麼你們站在這裏整天閒著?(瑪二十6)透過靈修,我認出自己的被動和缺乏勇氣,天主跟我說:「勇敢地站起來,你去,也跟我做的照樣去做。」由認出天主的邀請,到從被動中走出自己,當中其實經過一個很長的過程,這過程就像等待一粒種子發芽以致成長。我的聖召成長也包括我被收納到聖神修院接受培育,適應香港的環境,投入本地文化,與一切相遇者分享天主賜給我的恩惠。

回應天主召叫需要主動和有勇氣。有時候,召叫的信息尚未顯明,特別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便不容易看到前面的路上還有甚麼,也不敢肯定自己的聖召。不過,我相信天主自有計劃,他總會適時伸出雙手,只要願意踏出一步,自會水到渠成。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