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家庭教理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十月七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以家庭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當時正在梵蒂岡召開,教宗藉此機會談到教會和家庭關係中的幾個面向,講解了「家庭精神」對社會的重要。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世界主教會議已於幾天前開啟,主題為:「家庭在教會和當代世界上的聖召和使命」。在主耶穌道路上行走的家庭,對於見證天主之愛的工作至關重要;因此,家庭堪當得到教會傾其所能的照顧。在今天,世界主教會議蒙召對教會的這種關切與呵護作出詮釋。首先,讓我們以祈禱和關注陪伴世界主教會議的整個進程。在這段時期,我們的要理講授將從全人類的益處著眼,省思教會和家庭關係中的某些面向。我們可以說,教會和家庭的關係絕不可被拆散!
若仔細環顧今日男女的日常生活,便馬上可看出到處都需要打一劑「家庭精神」的強心針。的確,人建立公民、經濟、司法、職業、國民關係的方式似乎非常有理性,重形式並安排妥當,卻也非常「失去水分」、枯竭、沒有個性特徵,這種建立關係的方式有時令人無法忍受。儘管它希望將所有人都包括在這些形態內,但實際上卻把愈來愈多的人遺棄在孤獨和被淘汰的境地。
這就是為甚麼家庭為整個社會展開了一幅更具人性化的前景:為子女開啟了生命的視野,不僅包括眼界,還包括其他各種感官,以呈現出一種建立在自由締結的愛的盟約上的人際關係。家庭使每個成員感到需要彼此忠貞、誠懇相待、相互信賴、合作及尊重;家庭鼓勵人去建設一個適合人居住的世界,相信彼此能夠信賴,在困境中也如此;家庭教導人言出必行,尊重每個人並彼此擔待。我們人人都必須意識到,在對弱小、脆弱、受到傷害,甚至在生活行為上最糟糕者的關注上,家庭的角色不可被取代。在社會中,踐行這種態度的人,定是汲納了家庭精神,而不是受到競爭和追求自我實現的影響。
那麼,儘管這一切都人盡所知,在當今社會的政治和經濟事務中卻沒有給予家庭應有的份量,家庭沒有受到認可和支持。我還要說的是,家庭不僅沒有得到適當的認可,甚至不再被人接受!有時候我不得不說,當代社會即使用它全部的學術與科技,也不能將這種知識轉化為更加和睦的社會生活。在一個與人類基本關係毫無牽連的官僚主義風氣下,不僅公共生活愈來愈受到阻撓,甚至社會和政治風氣也經常顯示出墮落的跡象,遠遠低於家庭教育的最低限度。這些跡象是:人受到侵犯,遭到粗俗對待及被漠視。在這種情況下,與之完全相反的技術至上論和違反道德的家庭觀便湊合在一起,而且彼此呼應。這實在是一種自相矛盾的現象。
在今天這個確切時刻,教會能識別出關於家庭和真正家庭精神的歷史使命,從認真改變自身生活來展開這項使命。我們可以這樣說,「家庭精神」為教會是一份憲章:基督信仰必須如此體現,必須如此做。經上明確記載,聖保祿說:「你們從前是遠離天主的人……現在你們已不再是外方人或旅客,而是聖徒的同胞,是天主的家人」(厄二13—19)。教會應該是天主的家。
耶穌在召叫伯多祿跟隨自己時曾說要使他成為「捕人的漁夫」;因此,伯多祿需要一張新網。我們可以說,今日家庭是伯多祿和教會使命的一張最重要的網。這網絕不是使人做俘虜!相反地,它把許多人從遭遺棄和冷漠,從能淹沒人的惡水中解救出來。家庭很清楚甚麽是屬於子女的尊嚴,而不是奴隸或陌生人,或只是一個身份證的號碼。
從這裡,從家庭中,耶穌開始了祂在人群中的生活,教導人們天主沒有忘記他們。從這裡,聖伯多祿獲得了行使牧職的力量。從這裡,教會在服從導師訓誨的前提下,出海捕魚;教會若能這樣,定能收穫奇跡。祝願在受到聖神激勵下的世界主教會議的神長們,能以熱情大力推動教會拋棄舊網,以信賴主耶穌聖言的心態去捕魚。讓我們為此熱切祈禱!再者,基督曾許諾並向我們保證說:父親縱然不善,尚且不會拒絕把麫包給予饑餓的兒女,天主豈能不將聖神賜與那些熱切懇求祂的人(參:路十一9—13),即使他們不完善。
- 本報已於九月二十七日全文刊登教宗九月九日的週三家庭教理 ─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