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傳萬家——六位香港神父的故事》
期數
3742
刊登日期
2015.11.06
作者
楊孝明
主曆
主曆 2015 年 11 月 08 日
天主要成就一件事,總叫人驚奇莫測。作者鍾炳基在二零一三年思索著信德尋根,因緣際會,余理謙神父一個電話,便開啟了他的信德旅程——訪問了六位神父——成就了一本書《福傳萬家——六位香港神父的故事》。
最好看的書,其實就是寫故事的書。鍾先生以寫故事的筆法,去描述每一位神父的經歷,而這中間又穿插著第七位隱形的主角鍾先生自己,包括他少年的生活,前赴羅馬學習等等,側面寫出了香港半世紀的社會及天主教會的情況。
本書的六位神父中,有三位外籍,分別來自愛爾蘭耶穌會的余理謙神父、瑪利諾神父會的任澤民神父及宗座外方傳教會的恩保德神父;三位國籍司鐸,有兩位是教區神父,分別是余福綿神父及駱鏗祥神父,一位熙篤會的莊宗澤神父。
六位神父的不同背景,同聚香江,一起為天國努力,當中有很多感人故事,尤其是香港在五六十年代時,傳教士扶危救急的功業,幫助了絕大部分的貧苦大眾,其中有大部分不是教友,這就見證了耶穌要我們愛人如己的精神,亦展現了教會窮人優先的態度。
六位神父及其他前輩神父的事業,給我們新世代的挑戰是,前人創下的功業,我們如何守?前人犧牲,為主作證,我們可以如何學習、回應?每一代人,都要負起自己世代的責任,回應天主的召叫。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