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之母堂與伍華中小學

期數
3743
刊登日期
2015.11.13
主曆
主曆 2015 年 11 月 15 日

(本報訊)座落九龍新蒲崗的善導之母堂和天主教伍華中小學十一月八日舉行成立金禧慶典。

金禧感恩祭由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持,主任司鐸羅國輝神父等共祭,逾千名堂區信眾,伍華中學和小學的成員參禮。彌撒後堂區在操場筵開一百一十九圍盤菜宴,其中免費招待十七圍長者,感謝他們五十年來一起建設堂區。

湯樞機講道時,分享一些內地教會人士忠於信仰的事跡,又鼓勵參禮者學效聖母芳表。

羅國輝神父致辭時,則感謝信眾合力建設堂區,他特別提到堂區的年長信眾,肯定他們一直以來的參與。

首任本堂覺法治
越洋傳遞祝福

彌撒結束前,堂區特別播放德國埃森主教奧弗貝克(Franz-Josef Overbeck)的錄影片段,以及堂區首任本堂神父覺法治 (Fernando Galbiati)的錄音,表達他們對堂區的祝賀。不少堂區長一輩的教徒,聽到宗座外方傳教會覺神父的錄音而鼓舞。覺神父現已返回意大利度退休生活。

埃森(Essen,或譯厄森)與香港則是姊妹教區,埃森早年捐款協助香港興建善導之母堂、聖歐爾發堂和葛達二聖堂。近年香港與埃森也有著不少交流,埃森本年起更有兩名青年來香港服務,他們亦有參與金禧慶典。埃森青年馬爾蒂(Malte)目前在郭得勝天主教中學服務,他表示很難得能出席慶典。

埃森捐建聖堂
兩地青年延續友誼

羅國輝神父十一月九日對本報說,他期望藉著慶典提醒教徒延續堂區扶助弱小的傳統:「昔日派發救濟品,宴會上亦象徵式派發小量米包,提醒教徒飲水思源;利是轉贈區內窮人。」

羅神父說,堂區昔日致力牧養工人,現在是回應家庭的需要。他指新蒲崗五十年前工廠林立,更是「六七暴動」的起點,故此教會在該區關懷工人,教區勞工牧民中心及工青會都源於該區;現在不少工廠已結業,區內人口包括教徒以青少年及長者為主,壯年人相對較少,故此堂區一方面關懷長者,另一方面培育青年去服務社區與堂區。他說:「堂區牧民議會成員很年輕,平均是二十至三十歲。」

社區轉變 福傳使命不變

毗連堂區的伍華中、小學同時慶祝五十周年,同時出任學校校監的羅神父肯定兩校學生在學業及課外活動的成績,另一方面關注到區內單親及新移民家庭青年的困難,故此期望兩校更著力實踐校訓「慎思明辨」,引導這些家庭的青年明辨人生方向。

談到該堂區的新發展,牧民議會主席譚志聖十一月九日說,近年新入伙的啟晴邨屬該堂區範圍,他們期望在該處發展福傳工作。信徒早前探訪該邨並介紹堂區。

堂區著力福傳,例如在聖誕節邀請區內學生及鄰里到堂區一起參與活動,譚說:「建堂之初著力服務基層,現在區內新屋苑及屋邨相繼落成,我們希望照顧更多人的心靈。」(煇╱植)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