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火燃荊】雲中傳情
對於一件刻骨銘心的經驗,人當然不會忘記!主耶穌榮顯聖容的事件為宗徒而言也是一件難忘的經歷;因此,他們亦確切地記著所發生的日子:「六天之後」(谷九2),且能詳述所發生的細節:「我們將我們的主耶穌的大能和來臨,宣告給你們,並不是依據虛構的荒誕故事,而是因為我們親眼見過他的威榮。他實在由天主接受了尊敬和光榮,因那時曾有這樣的聲音,從顯赫的光榮中發出來,向他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伯後一16—18)伯多祿將他們三人在耶穌向他們預告有關祂的苦難之後,讓他們親眼預嘗祂復活後的光榮(谷八27—九1)。這裡,亦暗示了天主在西乃山的神聖顯示:當時上主臨在的雲彩遮蔽了山崗六天後,上主才向梅瑟說話(出廿四16—17)。如同當年上主向梅瑟作出訓示,帶領以色列民;同樣,在這雲彩中,天主亦願意鞏固這三位宗徒的信德,好使他們能領導日後的初生教會。
「耶穌帶著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單獨帶領他們上了一座高山」(谷九2),這座「高山」傳統上是指大博爾山,但亦有一些研究認為是赫爾孟山,那是一座比大博爾山更高的山,座落於斐理伯的凱撒勒雅東北面。這論據是由於主耶穌和門徒剛在那處經過,而伯多祿亦在那裡宣認主為默西亞(谷八29)。「帶領他們上了一座高山」;在西乃山上,天主光榮的顯現是藉著雷電、煙霧、烈火;但在這座高山上,天主的光榮是藉著主耶穌榮顯祂的聖容。
主耶穌「在他們前變了容貌」(谷九2),祂藉著自己的人性彰顯祂作為天主的尊榮,這份尊榮將在祂第二次來臨時圓滿地、永恆地顯示出來:「我們眾人以揭開的臉面反映主的光榮的,漸漸地光榮上加光榮,都變成了與主同樣的肖像」(格後三18)。同時,祂的衣服顯示出只有來自天主的神聖:「他的衣服發光,那樣潔白,世上沒有一個漂布的能漂得那樣白」(谷九3)。如此,主耶穌透過這事件確定了祂所宣講有關「天父的光榮」(谷八38)。
從人性而言:當人得到一次的成功之後,他或許會追求更大的成就;當人獲得投資的第一次豐厚回報之後,他或許會渴望爭取更多的財富;當人享受到心靈的一次滿足之後,他或許會沉醉於更高的逸樂!
伯多祿在看見榮顯聖容的主耶穌、梅瑟及厄里亞,實在喜不自勝;他渴望能停留在這個光景中:「師傅,我們在這裏真好!讓我們張搭三個帳棚⋯⋯」(谷九5)可惜,他仍未真正明白主耶穌所顯示的光榮背後的意義:祂的光榮必先經過十字架之路!另一方面,伯多祿仍未真正了解主耶穌作為「默西亞」的真正身份!試想想:我們作為基督徒,接受信仰的動機是甚麼?我們是否能真實地接受生命中的十字架?我們會否願意和主耶穌一同背負十字架?我們會否只注視現世物質的享受、光榮,而忽視了追求屬靈生命的承擔?我們或許會如同伯多祿一樣因感到困惑而不知如何處理:「他原不知道該說甚麼,因為他們都嚇呆了」(谷九6)。正當他們在迷惘時,天主再一次強化他們的信德:「有一團雲彩遮蔽了他們,從雲中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從祂!』」(谷九7)這是天主臨在的標記,祂親臨寓居於門徒之中,以祂的愛擁抱著他們,並向他們確定主耶穌是祂的愛子,指出祂常於他們同在;主耶穌就是天主臨在的新約櫃。如同在主耶穌受洗的一刻,這是在福音中,天父對主耶穌親述的唯一說話;同時祂亦提醒他們:「你們要聽從祂」。這句說話回想起天主對梅瑟的許諾:「上主你的天主,要由你中間,由你兄弟中,為你興起一位像我一樣的先知,你們要聽從他」(申十八15)。如此,他們對前路並不矇矓,他們已聆聽到天主的召喚,讓他們跟隨主耶穌直至十字架下;他們將與主耶穌的苦難連結在一起,但最終他們亦會與主耶穌一同榮顯聖容,進入神聖光榮的國度。「他們忽然向四周一看,任誰都不見了,只有耶穌同他們在一起」(谷九8)。
復活的主說:「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廿八20)。主耶穌在榮顯聖容時,已為我們展現了天國的預嘗;今天,當我們面對生活的挑戰時,憑藉天父雲中愛情的鼓勵,必能與主耶穌一同受苦、死亡,為能與祂一同復活,分享永恆的福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