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君王?

期數
3744
刊登日期
2015.11.20
作者
譚錦榮
主曆
主曆 2015 年 11 月 22 日

月前,曾與一群大學生探討有關彌撒的意義;其中一位學生提問有關聖統制中的權力問題。這實在是很多教外人的理解,認為聖統制的架構中,三級制的聖秩品級是權力的劃分。他們有如此的看法也是無可厚非的;因為,在世俗社會,人是不斷為名譽、為地位、為金錢、為享樂而往上爬!但是,靈性生命卻要求我們為愛而作出犧牲,甘願為他人服務;因此,聖統制的三級聖秩品級均是為服務、為主耶穌作見證、為光榮天主!這位大學生聽後,「似明非明」地離去,因為這或許與他所追求的仍有一段距離!

在本主日的福音中,比拉多面對主耶穌時,向祂問了一個問題:「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嗎?」(若十八33)他似乎不明白其他人對主耶穌的指控;因為,作為一位羅馬長官,他主要關心的是有關猶太人默西亞主義的政治部份。為羅馬政權,君王擁有無上的的權力,若有任何人自稱為「君王」,即是與羅馬政權為敵!然而,主耶穌卻挑戰比拉多,問他:「這話是你自己說的,或是別人論我而對你說的」(若十八34)。主耶穌真的一語穿心!祂希望比拉多能告知他心中是怎樣的一位「君王」?試問一下:我們的信仰是自己所親身經驗的、或只是從別人口中聽回來的;當然,每一位基督徒或是嬰兒領洗、或是參加慕道班學習教會要理而藉入門聖事加入教會;但這一切只是信仰的開始,我們仍需在生活中,透過祈禱及聖事生活與主建立親密關係,從而藉此獨特的個人與主邂逅,為能愛祂到底!

但是,比拉多卻不想沾上猶太人之間的事端,欲與主耶穌保持距離:「莫非我是猶太人?你的民族和司祭長把你交付給我,你作了甚麼?」(若十八35)比拉多所關心的依然是世俗事務上「君王」的權利;因此,他問主耶穌所作的是甚麼能引致耶路撒冷的權貴要將祂處死!如此,我們可能體會到比拉多內心的掙扎及無奈:他一方面要保存自己在羅馬政權中的地位及權力;但另一方面,他卻未能完全了解主耶穌所真正追求的理想如何實現!試想想:主耶穌在三年間公開傳教生活中所言所行的一切,比拉多不可能沒有所聞,但他卻要在政局上保持一份安定平穩,好能保存祂個人的權力!因此,他問主耶穌這問題時,是希望能從中得到一份答案!

主耶穌面對比拉多的提問,以三個層次答覆他:「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假使我的國屬於這世界,我的臣民早已反抗了,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但是,我的國不是這世界的」(若十八36)。如此,主耶穌希望比拉多能反思祂所指王國的性質及根源。首先,主耶穌指出為能進入天主的國,我們應懷有一種來自上天的新的屬靈生命。為我們而言,這就是在聖洗聖事中,我們藉水和聖神而得到的新生命。藉著這新生命所賜與的恩寵,我們得以與天父達至一份神聖的溝通;同時,藉著降生聖言的逾越經驗,我們成為天父的子女!因此,祂的王國是一個屬靈的國度;在這國度中,我們能藉著主耶穌與天父溝通、回應祂的邀請及行動。因此,這個王國的根源是來自天父,而非來自世界。因此,主耶穌指出:「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若十八36)。但是,祂並不是指這個王國與世界沒有任何關係;相反地,當今世代的不足、貧乏、分裂⋯⋯,正是屬靈國度內天主的恩寵所能「填補」的,好使世界最終走向終極的圓滿:「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聽我的話,相信派遣我來者的,便有永生」(若五23)。

比拉多依然不明白主耶穌,當他聽到主耶穌提及「我的國」時,他直覺地相信是與政治有關;因此,他對主耶穌說:「那麼,你就是君王了?」(若十八37)至此,主耶穌沒有否認,卻澄清了祂作為「君王」的身份及本質:「你說的是,我是君王。我為此而生,我也為此而來到世界上,為給真理作證:凡屬於真理的必聽從我的聲音」(若十八38)。

主耶穌的「王權」來自那降生的天主聖言:祂來到世界是為給真理作證。故此,祂在世生活的高峰就是以子的身份,藉著服從天父的旨意,在十字架上作出愛的犧牲,彰顯了「天主是愛」。同時,天父藉著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吸引了眾人的皈依、加入了教會的團體內、並為信仰作見證。因此,「凡屬於真理的必聽從我的聲音」(若十八38)、凡「聽我的話,相信派遣我來者的,便有永生」(若五24)。主耶穌基督才是真正的普世君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