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溢恩寵的噴泉

期數
3669
刊登日期
2014.06.13
作者
譚錦榮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6 月 15 日

「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界,而是為叫世界藉着祂而獲救。」(若三17 )是指天主將人從危險中救出來,使他們不會因此而受傷或失去性命。因此,它包含了從受壓迫中得到「釋放」、或打開監獄之門,使囚徒獲得自由的意思。此外,「獲救」亦包含了「治療」及「整全」的含意。主耶穌的來臨便是將人從自身因恐懼而自我封閉中解救出來,帶領人類進入天主的生命中。

「天主是愛: 祂把自己的獨生子,打發到世界上來,好使我們藉著祂得到生命」(若一四8—9)。天父從祂的滿全中分享了祂的愛,好像一個滿溢的噴泉一般,完全掏空地將自己分享出來。這份愛是完全的、無保留的、無條件的、且是永不挽回的!天父這份自我施與的愛是需要一位堪當接受的對象,為能接受天父如同滿溢噴泉所噴出來的「美善」。然而, 只有永恆的天主聖言能堪當接受這份愛。當永恆的聖言(聖子)接受了這份愛後, 祂亦以同樣的方式將這份完全掏空地歸還給天父。這完全表達了「我的一切都是祢的,祢的一切都是我的」(若十七10 )。因此,從這份不斷的愛與被愛的相互關係中,產生了一股很大的力量,是一股愛的力量:聖神。這是天主聖三的內在生命, 從這內在生命的動力中,天主繼續分享祂的愛,因此在這愛的滿溢中,祂創造了天地萬物及人類。天主渴望人類在經驗到這份無條件的愛後,能以愛還愛,但人類由於自私、驕傲等軟弱,而未能回應。但天主的愛是永不挽回的,因此永恆的聖言, 成了血肉,降生成人,作為人類的典範, 使人類能透過跟隨祂的腳步,能重返天主原先所許諾的境界:「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祂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若三16 )。

主耶穌進入世界,祂選擇了生於貧窮。在馬槽中,祂經驗到與社會的邊緣人士、弱小者、被遺棄者生活在一起。祂渴望改變世界的力量在於與群眾同在,祂願意讓人的心靈得到釋放,不再被罪惡所束縛:「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罷!從今以後,不要再犯罪了」(若八11 )。主耶穌以愛治療了我們心靈的創傷,而並非判斷我們生命的缺失。然而,有很多人仍然因為「懼怕」天主,怕受罰,才守誡命!這樣,他們的內心懷有很多的不安及恐懼。此外,亦有些人以為領洗入教便能取得天國的入場劵,洗禮過後,與主耶穌的關係亦淡化了!可喜的是,主耶穌對我們的愛是永恆不變的,祂藉水及聖神種植在我們心內的種子會靜候成長的契機。

在人生的旅途上,天主聖神寓居在我們的心中。祂在我們的內心細訴私語: 「我所愛的就是真實的你, 

因為愛,我治療了你內心的傷痛、

因為愛,我給予了你重生的生命! 

不要怕,打開你的內心、

做一個真實的你! 

我愛你,並不需要你是完美的、

並不需要你是聰敏的; 

我愛你,只需要你是真實的你! 

當你愈意識到被愛, 

你便能以愛還愛, 

亦能在愛內成長!」

我們要相信愛,相信愛是可能的,愛能改變世界:「那信從祂的,不受審判; 那不信的,已受了審判,因為他沒有信從天主獨生子的名字」(若三18 )。愛就是捨棄,放棄我們自我的價值、個人的私益,而為大眾的益處。這份愛包含犧牲, 是源自被釘的熾愛者耶穌。祂在十字架上,如同恩寵滿溢的噴泉,噴出了寶血: 祂無私的純愛、奉獻犧牲,賺取了一切受造物全歸還於天主的愛內。

 

因此,我們在生活中要具體地回應天主的愛。這份愛的回應並不只是在禮儀、祈禱中,所流露對主的渴望;或只是個人生命的悔改。我們對天主愛的回應驅使我們渴望跟隨主耶穌基督,走入人群中,與那些受壓迫、受苦、貧窮、被遺棄的兄弟姊妹分享愛,及讓他們享用應有的人性尊嚴!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