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向晴軒寄語愛侶
(本報訊)明愛向晴軒二月八日公布一項有關情侶維繫愛情時所遇困難的調查,發現七成受訪者認為「結婚前必需先購買物業」,當中不少人為求兼職賺外快而減少與情侶相處的時間,機構提醒愛侶須致力維繫感情,置業計劃亦要彼此商量。
向晴軒社工馬頴兒說,近年社會瀰漫置業潮,不少人均以能夠置業作為「獨立」的象徵,結婚前須置業。
她說:「我們亦不難理解為何後拍拖情侶不惜把大部分時間投放於工作及賺錢方面,正因為對婚姻有憧憬,便設法憑個人努力去置業與伴侶組織家庭。然而,近年樓價不斷飆升,致使不少後拍拖情侶難圓置業夢,並需暫時擱置結婚打算,加上工作及經濟壓力,令他們長期處於後拍拖的樽頸狀態,若二人未能調節置業期望,關係就出現了很大分歧。」
拍拖兩年多的Fred和Vicky已視對方為結婚對像,現正努力儲蓄買樓,他們嘗試抽居屋,但知機會不高。他們大部分時間放在工作上,週末才相聚,面對樓價不斷飆升,他們慨嘆短期內難置業,結婚一事亦要暫時押後。
二十六歲的阿龍與阿欣拍拖三年,期望婚前先置業,阿龍週末兼職,平均每天工作逾十四小時,工時長減少兩人見面時間,無形中亦影響感情。
七成人欲先置業後結婚
明愛向晴軒「飛越愛情輔導服務」本年一月至二月訪問約二百人,了解「後拍拖」階段的情侶面對的困難,發現最多人認為涉及置業事宜。七成受訪者認為「結婚前必需先購買物業」,究其原因,當中二成三人不希望租住物業替人供樓,逾兩成人指受伴侶、家人以至社會的壓力,令他們認為非置業不可。
調查又指,當預計五年內未能置業時,三成八人表示會延遲結婚,三成四人表示會租樓,二成三人會與家人同住。
調查發現,受訪者超時工作的情況嚴重,逾七成受訪者平均每天超時工作四小時以上,平均每天共處時間只約一小時。
為置業每天超時工作
調查報告指出,不少情侶花上很多時間在工作及賺錢投資上,為未來打算;然而在建立穩固的經濟基礎時,機構提醒情侶更應多加滋養關係,例如與伴侶進行婚前輔導,了解雙方對於婚姻的期望,以免在發生重大分歧時才急忙處理。
另外,雙方亦須考慮置業的負擔能力,計劃置業前應共同協商,以減低日後可能出現爭執,以免攘成不「婚」則「分」的局面。
調查又建議政府及商界關注工時過長對個人身心發展的影響,此外,政府在制定長遠人口政策時,須考慮適婚年齡男女婚齡推遲和結婚率下降的原因,這與長工時及工作壓力有關。
另一方面,本年十月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以家庭為主題,湯漢樞機早前在介紹主教會議問卷的致教友信件中,便提到本地的婚姻與家庭正面對不同挑戰:包括不少人超時工作和置業困難等。他希望教會一起面對這些挑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