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識】海街日記

期數
3745
刊登日期
2015.11.27
主曆
主曆 2015 年 11 月 29 日

 

※   本片適用於高中通識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三:現代中國
      單元四:全球化
      單元五:公共衛生

 

十五年前被父親拋棄的三姐妹,在父親的葬禮上,意外的發現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妹妹!面對這困局,四姐妹如何抉擇?她們要走上怎麼樣的人生路?

「離婚、再婚、再離婚」在今時今日已經是平常不過的事情,其實對子女的影響很深遠。日本鎌倉香田家的三姐妹,在父母離婚出走後,一起在祖母過世後留下來的屋子裡生活。某日,三姐妹得知了父親之死訊,彷彿沒有一絲一毫悲痛的心情。可是在心底裡,她們各有心結……

二十九歲的大女阿幸對於父母親因父親有外遇而離婚,更把她們丟給祖母,事隔多年仍無法放下對父母親的恨意。她身為長女,以「母親」的角色一直愛護妹妹們。二十三歲的次女佳乃對被拋棄的印象有點模糊,她最深刻的是姐姐擔起照顧家庭的重任,所以她很希望姐姐得到幸福。二十歲的三女千佳,父親出走時只有五歲,對父親毫無印象,甚至可以說她不知道父親是誰。三姐妹自小相依為命,關係親密,但仍然是有話未能講……

在父親的葬禮上,駭然發現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十四歲妹妹!當年三姐妹的父親選擇了淺野鈴的母親。那麼,小鈴是大贏家嗎?絕不,小鈴對於父母的不倫,破壞了姐姐們的家,令她很有罪疚感,一直不能原諒自己。小鈴的生母已過世,繼母亦不願見小鈴,父親過世後,更是無人可依靠。阿幸想起十五年前的自己,於是向小鈴提出:「一起到鎌倉生活吧!」阿幸願意踏出第一步,令她自己從仇恨中得到釋放。三姐妹願意收留小鈴,四人開始一起生活,好像耶穌說過:「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二十五40)

四人一起從憎恨,走向寬恕,當中經歷放下仇恨、付出愛,以及接受愛;或許會被拒絕,甚至受到傷害……當三姐妹與四妹圍坐在一起吃飯,小鈴被姐姐們守護著,感動得哭起來:「能圍坐在一起的感覺真好,希望這樣一直下去。」這個情景好像耶穌所教的「愛德的金科玉律」:「你們願意別人給你們做的,你們也照樣給人做。」(瑪七12)

四個被父母拋棄的孩子們在愛與寬恕中成長,縱使無父無母,卻能重拾家庭溫暖,組成一個真正的家庭!

 

問題研習:

1. 你認為「家庭」是甚麼?
2. 你心底裡有沒有未處理好的傷口?
3. 甚麼阻礙你的成長?
4. 甚麼阻礙你去愛人 /被愛?


教會指引

《天主教教理》懺悔與和好的聖事 #1422-1498;家庭 # 2201-2233


延伸閱讀

《海街diary》中文版,作者:吉田秋生;譯者:aitsae;出版社:東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