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家庭教理

期數
3744
刊登日期
2015.11.20
主曆
主曆 2015 年 11 月 22 日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十月二十一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當天的要理講授中,教宗以「愛情的忠貞」為題,省思了「婚姻許諾」的意義。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在上週的默想中,我們省思了父母對子女作出的重大許諾。這許諾可追溯至父母在愛中思索,或子女剛在母胎中受孕的時候。

在仔細觀察後,我們可以補充道:每個家庭都建立在這許諾的基礎上。請認真想想這句話:家庭的身份是建立在這許諾之上。可以說,家庭的存在有賴於男女相互作出的愛情與忠貞的許諾。這許諾意味著負起接納和教育子女的責任;但它也體現在照顧年邁父母、保護和照料家中弱小成員以及相互幫助上,從而塑造自己的品質,接納自己的限度。婚姻的許諾擴展到與家庭中每位父母及子女同甘共苦、向公民社會與公共利益慷慨開放的範疇。家庭的自我封閉是一種矛盾,好似許諾的喪亡,而使家庭誕生和生存的恰恰是許諾。我們絕不要忘記:家庭的身份始終是一個可以擴大範疇的許諾,它可延伸至每個家庭和全人類。

在我們的時代,以忠於家庭生活的許諾為榮的情況似乎已經非常罕見。一方面,這是因為人們為滿足私欲而不擇手段,縱容任何關係;自由似乎也被提升為一項不容置疑的原則。另一方面,這也是因為婚姻關係和對共同利益的責任僅受到法律的約束。但事實上,沒有人願意看到自己的愛情出於他人對財富的垂涎,或被迫而為。愛情,包括友情在內,其魅力源自這樣的一個事實:建立關係卻不失去自由。愛是自由的,家庭的許諾是自由的,這是一種美。缺乏自由則不存在友誼;缺乏自由則不存在愛;缺乏自由則不存在婚姻。

因此,自由和忠貞並不對立,反而相互扶持,不論在人際關係中,還是在社會關係中都是如此。其實我們應該想想:在全球溝通的文明中,出爾反爾在不同領域的氾濫、對不遵守諾言和背信棄義的縱容,將帶來多大的損失!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忠貞的確是一種自我兌現的許諾,在自願守信的基礎上成長。忠貞是一種信賴,需要真正的彼此分享;忠貞是一種希望,需要共同培養。

談到忠貞,我想到了我們的祖輩,我們的祖父們所說的話:「在那個時候,人們為達成某項協定,只需握個手就行,因為當時的人言而有信。這也是一種社會現實,它的根源在於家庭:男人和女人在握手後一同前行,終生不渝。」

遵守諾言是人類真正的傑作!如果我們看到它的勇敢之美,我們會為之震撼,但如果我們鄙視它的勇敢堅毅,我們會失去方向。如果我們達不到忠貞的心靈奧跡,任何愛情關係,甚至一切友誼、任何形式的愛、所有的公益福祉都不會達到我們的渴求與希望。我說忠貞是「奧跡」,因為它的力量與信念不管怎樣始終讓我們癡迷與驚歎。遵守諾言,忠於許諾,是無法買賣的。這不能靠武力來強迫,但為了維護它也不能不作出犧牲。

如果家庭不這麼做的話,任何一所學校都不能教導愛的真理。如果愛與繁衍的人際關係不把它銘刻在我們血肉之中,任何一項法律都不能規定人接受這份人性尊嚴瑰寶的美麗與傳承。

兄弟姐妹們,我們應當恢復對愛情忠貞的社會榮譽:恢復對愛情忠貞的社會榮譽!我們應該向無數在日常生活中行奇跡的男女表示讚賞,唯有這樣才能成為他們所更新的家庭基礎,每個社會賴以生存的基礎提供保障。天主將世界託付給祂所造的人並把忠於愛情和繁衍許諾的原則銘刻在人身上,這不是偶然的,而是一項永恆的祝福。

如果聖保祿可以說,家庭關係神秘地揭示了一個攸關主耶穌和教會關係的真理,那也意味著教會在這關係中蒙受了一項祝福,教會在教導和要求人保持忠貞之前首先應該常常學習忠貞。我們對許諾保持忠貞也常常得益於天主的恩寵和仁慈。對教會而言,關愛處在順境或逆境中的人類大家庭是一種榮譽!求天主幫助我們保持這份許諾。我們也為世界主教會議的神長們祈禱:願上主降福他們的工作,使他們在創新中保持忠貞,堅信是主耶穌,是祂最先遵守了祂的許諾!謝謝!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