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家庭教理

期數
3746
刊登日期
2015.12.04
主曆
主曆 2015 年 12 月 06 日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十一月十一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當天的要理講授中,教宗談到家庭的歡樂,以及家庭歡樂與感恩祭的關係。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今天我們將省思人在幼年期就已知曉的一種家庭生活的特質:歡樂,也就是分享生活財富的習性並且樂意這樣做。分享和懂得分享是一項珍貴的美德!它的象徵,它的「聖像」,就是聚在家庭餐桌周圍的家庭。同桌進餐指的不僅是分享食物,也分享感情、敘述和事件,這是一份極其重要的經驗。在節假日、生日或紀念日時,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頓飯。在某些文化中甚至在葬禮時也有一起吃飯的習俗,藉以安慰因失去親人而悲痛的人。

家庭歡樂是準確測量家庭關係是否健康的溫度計:如果在家庭中有某些不順心的事,或者看不到的創傷,在吃飯時就可一目了然。若一個家庭幾乎從不一起吃飯,或者吃飯時互不交談,只是看電視或智能手機,這個家庭就「缺少了家的感覺」。當子女在餐桌上沉迷於電腦或手機,不在意別人說甚麼時,這將不再是一個家庭,而是一間旅館。

基督宗教擁有歡樂的特殊聖召,這是眾所週知的。主耶穌很喜歡在餐桌上教導人,有時候把天國比喻為節日的筵席。耶穌也選擇在餐桌上將祂的精神遺產交給祂的門徒,即祂在最後晚餐時做的事,將其濃縮為紀念祂犧牲的舉動:祂的身體與血的祭獻也就是救恩的飲食,滋養著真正持久的愛情。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可以說家庭是參與感恩祭的「家」,因為家庭把自己的歡樂經驗帶入感恩祭,家庭向普世歡樂的恩寵開放,接納天主對世界的恩寵。藉著參與感恩祭,家庭從自我封閉的考驗中獲得淨化,在愛情與忠貞上更為堅固,並按照基督的心意擴展了自己的友愛疆界。

在這個存在太多封閉與隔閡的世代,由家庭所生並由感恩祭所擴大的歡樂, 成了一個關鍵的時機。感恩祭和它所滋養的家庭可以克勝封閉,建設接納與愛德的橋樑。是的,家庭教會的感恩祭, 有能力把歡樂與相互友善的活性酵母歸還給團體, 是一所不怕衝突的人性包容的學校!任何一位弱小者、孤兒、脆弱者、無自衛能力者,受傷和絕望、沮喪和被遺棄的人,都能從家庭感恩祭的歡樂中獲得滋養,恢復精神,受到保護和接納。

家庭美德的記憶有助於我們理解。我們本身已經認識且仍在認識的奇跡,就是當一位母親不僅對自己的孩子,也對其他人的孩子給予關注和關切、照料與呵護時將會發生的奇跡。直到昨天,院子裡的所有孩子只要有個媽媽就足夠了! 更有甚者,我們都清楚知道,一個民族中的父親們若能時刻準備投入保護眾人子女的行動,因為他們把眾人的子女們視為一項共同的財富,並樂意且自豪地這樣做,這個民族將會多麼地強大。

今天許多社會環境阻礙了家庭的歡樂。真的, 今天確實不容易。我們應該設法恢復家庭的歡樂, 在吃飯時互相傾訴與聆聽。不要一片死寂,那種死寂不是隱修院的靜默, 而是自私的無聲:每個人只關注自己的事,要麼電視,要麼電腦,互相不交談。

不,我們不要這樣的死氣沉沉。讓我們恢復家庭的歡樂, 使之與時俱進。家庭歡樂似乎成了一個可以買賣的事物,其實不然。食物不再象徵財富的公平分享,不能抵達那些缺乏麵包和關愛的人。在富裕國家,我們被誘導去消耗過多糧食, 然後再為過度消耗採取補救措施。這種荒謬的「生意」使我們不再關注真正的飢餓,身體和精神上的飢餓。當家庭歡樂消失時,自私將會出現,每個人只關心自己的事。很多時候,廣告把歡樂降低為下午茶的慵懶和甜品的慾望。而與此同時,卻有太多的弟兄姐妹吃不到飯。真的有些慚愧! 

讓我們再看看感恩祭宴席的奧跡。主耶穌為眾人擘開了祂的身體,傾流了祂的血。真的,任何分裂都無法抵擋這共融的獻祭;只有虛偽、與罪同流合污的態度能將它排除在外。任何隔閡也無法抵擋這脆弱不堪的擘開之餅和傾流之酒,即主耶穌唯一身體的聖事所具有的威力。充滿活力的基督徒家庭聯盟若能以它的好客之道面對、承受和擁抱每日的苦與樂,並與感恩祭的恩寵合作,就能以它包容與拯救的力量營造歷久彌新的共融。

基督徒家庭將展示它如此廣闊的真實視野,這也是眾人的,所有被拋棄和受排斥者的、普世萬民的慈母教會的視野。我們祈願這種家庭歡樂能在即將到來的慈悲禧年的恩寵時期不斷茁壯和成熟。

 

 

廣告